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联事的意思、联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联事的解释

(1).联合处理事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 贾公彦 疏:“谓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联事通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南史·施文庆传》:“自 太建 以来,吏道疏简,百司弛纵, 文庆 尽其力用,无所纵捨,分官联事,莫不振惧。” 清 龚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萧统 《与前司徒左史殷芸令》:“昔经联事,理当酸愴也。”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僕忝臺阁,早经联事,虽幸揖风彩,而不接殷勤。”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阴司判官》:“方有联事之幸,不敢不修謁。”

(3).相连记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紬三正以班歷,贯四时以联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联事"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历史沿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古代制度语境下的本义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记载的职官制度,特指不同职能部门共同完成特定事务的协作机制,如"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权力制衡原则,要求不同职官系统通过"联署文件、共担责任"的方式处理国家要务(来源:《汉语大词典》)。

二、现代语义延伸 当代语言应用中,"联事"发展出两重引申义:

  1. 指多个机构联合处理专项事务,如政府部门建立的"联事会议制度"(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2. 转喻具有协作关系的团体组织,常见于"兄弟单位联事共进"等公文表述(来源:汉典网)

该词的构词法符合古汉语"联合式复合词"特征,"联"表协同,"事"指具体事务,二字组合精准传达出协作共治的核心概念(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在现代公文体系中仍保持着专业术语的庄重性,常见于政府工作报告及机构协作文书。

网络扩展解释

“联事”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联事”由“联”(连接、关联)和“事”(事情、事务)构成,指事物或人物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周礼·天官·小宰》中,将国家治理分为六类联事,包括祭祀、宾客接待等需多部门协作的事务。

2. 具体义项

3. 现代应用 当代使用多取“联合处理事务”之意,如外交部提及参与“马航失联事件调查”时,强调多方协作性质。成语用法则侧重事物间的逻辑关联,如分析社会现象时指出“经济与教育存在联事关系”。

4. 权威辨析 汉典等工具书明确区分其三义项,并指出核心在于“关联性”。需注意古汉语中“联事”常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多作名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现代引申义,可查阅《周礼注疏》《文心雕龙》及相关语言学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

颁冰备卫标品避花骢草丛车轓城域齿盼赤瓦不剌齿牙春色春王大窠殿宇刁黠访英繁云番子聒吵吭咽滑腻頮面护世四天王壶中日月监临激节敬小慎微金黄金飔旧酒徒局分居勿溃渱盔缨枯径浪态吝色命酌南监男排盘涧旗识遒利秋声三千营轖驾赏共沈锢时贤守训数典司局童騃头牲秃襟托付萎缩握风捕影五瘟神无序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