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胁从犯的意思、胁从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胁从犯的解释

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称为胁从犯。胁从犯进行犯罪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只是在被别人威胁、诱骗的情况下,才参加了犯罪集团或参加了某些犯罪活动。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胁从犯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类型,指在共同犯罪中因受胁迫而参与犯罪的行为人。其核心特征和认定标准如下:

一、概念与法律依据

胁从犯是指因受他人暴力威胁或精神强制,非自愿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人。根据《刑法》第28条,胁从犯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按照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主要特征

  1. 主观非自愿性
    行为人参与犯罪是因受到直接威胁(如暴力、揭发隐私等),但未完全丧失意志自由。若完全丧失自由,可能构成紧急避险而非胁从犯。

  2. 客观行为消极性
    在犯罪中通常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望风、传递工具),且行为表现消极。若在犯罪中转为主动并起主要作用,则可能被认定为主犯。

三、认定要点

四、处罚原则

胁从犯的处罚较主犯和从犯更轻,具体根据以下情节调整:

示例:甲被乙持刀威胁参与抢劫,仅负责在门口望风,且事后主动自首。甲的行为符合胁从犯特征,可能被减轻或免除处罚。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等来源,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胁从犯

胁从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以共同犯罪的意图参与实施,但在主犯指挥下起次要角色的人。他们与主犯共同构成了犯罪团伙,负有共同犯罪责任。

胁从犯的拆分部首为厂、刂、犬,总笔画数为10。

《胁从犯》一词来源于中国法律中,是对犯罪团伙中扮演辅助角色的成员的称呼。

繁体字“脇從犯”与简体字“胁从犯”同义。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比有所不同,如“胁”字的古代写法为“脇”,其中的部首“⺼”表示肉,意味着与肉相关的身体部位,而“又”则是手部的意思;“从”的古代写法是“從”,其中的部首“彳”表示走路的人,而“人”则表示人物。

例句:他作为胁从犯参与了抢劫案。

组词:胁迫、胁从、从犯、犯罪、罪犯、共同。

近义词:共犯、同谋。

反义词:主犯、独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