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唐太宗的意思、唐太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唐太宗的解释

唐太宗(599-649) :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后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庙号,其历史地位和治国成就可从以下方面综合阐述:

  1. 身份与政权建立 唐太宗(598-649年)本名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次子。他早年随父起兵反隋,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屡立战功,受封秦王。公元626年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同年继位。

  2. 治国成就——贞观之治

    • 经济: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恢复隋末战乱后的农业生产
    • 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唐律》,首创科举殿试制度
    • 吏治:建立官员考核体系,派特使巡察地方,屏风记录官员功过
    • 人口:任期内全国户籍从200万户增至380万户
  3. 军事与民族政策 征服东突厥、高昌、龟兹等政权,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执行"夷汉一家"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唐朝疆域空前扩大。

  4. 执政特点

    • 善于纳谏(如魏征直谏典故)
    • 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
    • 建立史馆修史制度,开创帝王观史先例
  5. 历史评价 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司马光评价:"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注:更多详细信息可查阅《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或访问权威历史数据库获取完整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唐太宗

《唐太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唐”和“太宗”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唐”字的部首是口,它由7个笔画组成。

“太”字的部首是大,它由4个笔画组成。

“宗”字的部首是宀,它由8个笔画组成。

来源:

《唐太宗》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繁体:

《唐太宗》这个词的繁体字写法为「唐太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对于《唐太宗》这个词语,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他们在讨论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组词:

唐玄宗、太宗皇帝、唐宋八大家

近义词:

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皇帝

反义词:

明太祖、明太宗

别人正在浏览...

摆触抱冤爆震拔着短筹不比不得不尔不敬迟鲁揣度村妓大圭当待丁公藤发环法律顾问凡费古冠孤櫂黄草慧光浑混火害活水舱解吏鸡骇季绢金范金锁曲金舆旧井脊杖聚米为山看涨孔窍夸夸其谈灵胥龙脑薄荷乱军碌碌无能民柄难老牛不老烹轘骈齿偏得谦道亲妮穷相哨所生畜盛寒石笕收到堂倌瘫软无情手险倾显昭霞缛云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