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意思、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解释

近代第一个中文刊物。月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雕版印刷。宣传*********教义为主,全部赠阅。1821年停刊,共出七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文报刊,其名称可从汉语词典角度结合历史背景作如下解析:

一、词汇释义与结构分析

  1. 察世俗

    • "察":观察、考察(《说文解字》:"察,复审也"),体现主动记录社会动态的意图。
    • "世俗":民间社会(《庄子》:"不累于俗"),指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
    • 组合释义:系统观察并记录民间社会百态。
  2. 每月统记传

    • "每月":明确月刊形式(中国首份定期中文报刊)。
    • "统记":综合记录("统"为汇总,"记"为记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
    • "传":传播(《释名》:"传,传也"),指信息传递功能。

二、历史定位与核心价值

作为1815年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首份中文近代报刊(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近代报刊名录》),其名称完整含义可解读为:通过月刊形式系统观察、记录并传播中国民间社会动态的综合性媒体。内容涵盖宗教教义、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社会新闻及伦理道德,采用文言文与白话结合的语言策略以贴近大众(参考《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章)。

三、文化意义

该报开创了中文近代报刊的版式范式(书本式装订、分栏目编排),其名称中的"察世俗"体现西方观察东方的视角,而"统记传"则凸显信息整合与传播的现代性,为后续《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报刊奠定命名逻辑(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西新闻交流史稿》)。

(注:因文献数据库访问限制,部分学术资源链接未提供,可检索国家图书馆"近代报刊数字化平台"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获取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近代中文报刊史上的重要刊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创刊背景与创办人
    该刊物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是首个以华人为受众的中文近代报刊,也被视为中文出版的第一种现代报刊。

  2. 内容与形式

    • 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包含新闻、新知识等内容,采用雕版印刷技术。
    • 每期约5-7页,2000字左右,初期印刷500册,后增至1000册,以月刊形式发行,免费向南洋华侨散发。
  3. 发行与停刊
    刊物持续至1821年停刊,共发行约7卷(一说80多期),历时6年。其内容因宗教性质受限,但开创了中文报刊的赠阅模式。

  4. 历史地位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早期媒介,它奠定了中文近代报刊的雏形,并为后续传教士报刊提供了范本。

注:关于卷数与期数的差异,可能因不同统计方式导致,7卷对应约84期(按月刊6年计算),但实际记录为80余期,具体细节可参考历史档案进一步确认。

别人正在浏览...

陂田闭箝冲冲词波磁性饱和带操躭饮刀美兰大邑點花牌貂蝉洞晓渎犯乏地饭含燔香顶礼孤操觚棱歡燕魂丧神夺箭波剑态箫心拮隔积夜积异居高临下菊醑科场狂朋怪友枯腐阔步高谈阔情浪包喽老耄灵牀六省鏧鏧伦肤赂谢郿坞缅想灭贴弥辔狃捷苹果緑皮硝七筴热汤汤乳抱墒情山陵崩石履速香踏蹄窱袅外寄生五日子勿勿乌鲗墨仙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