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孝弟力田的意思、孝弟力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孝弟力田的解释

亦作“ 孝悌力田 ”。1. 汉 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 惠帝 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 高后 朝置“孝弟力田”官。到 文帝 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汉书·高后纪》:“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颜师古 注:“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劝厉天下,令各敦行务本。”《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颜师古 注:“计户口之数以率之,增置其员,广教化也。”

(2). 唐 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旧唐书·代宗纪》:“癸卯,上御 紫宸殿 ,策试茂才异行、安贫乐道、孝悌力田、高蹈不仕等四科举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成语“孝弟力田”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孝弟力田”由三部分构成:

  1. 孝:指孝顺父母,包含物质供养与精神关怀;
  2. 弟(通“悌”):指尊敬兄长,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秩序;
  3. 力田:指勤劳耕作,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整体强调家庭责任与社会生产的双重价值,是儒家伦理与农耕文明结合的典型表达。

二、历史起源与制度背景

  1. 汉代选官制度:

    • 始于汉惠帝时期(前194年),朝廷通过免除赋税徭役奖励具备这些品德的人(《汉书·惠帝纪》载“举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
    • 汉高后时期(前187年)设立专职官员,汉文帝时与“三老”共同负责地方教化,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角色。
  2. 唐代科举延伸:

    • 发展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如唐代宗时期曾设“孝悌力田”科选拔人才(《旧唐书·代宗纪》)。

三、社会功能

四、现代意义
作为成语,现多用于强调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尤其在家庭教育与品德培养中常被提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孝弟力田

《孝弟力田》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孝(辶 + 耂)- 9画

弟(弓 + 巴)- 7画

力(力)- 2画

田(田)- 5画

来源:

《孝弟力田》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孝弟力田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句话,出自《学而篇》中的第十三条,“君子有三积: 以学文积、以学礼积、以学 悟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勤力耕种的重要性,也成为后世的常用词汇。

繁体:

孝弟力田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孝弟力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孝弟力田四个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例句:

他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勤劳耕田,因此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孝弟力田的好青年。

组词:

孝爱、孝顺、弟兄、兄弟、兄长、力行、耕田等。

近义词:

孝顺、孝敬、孝义、尊敬、勤劳、努力等。

反义词:

不孝、不顺、懒惰、荒废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