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古代户口编制中的基层组织。以五人为伍,五家为轨。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朝覲、宗遇、会同、享聘、贡职之数。”
“轨伍”是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中的基层组织形式,主要用于人口管理和行政编制。根据现有资料,其核心含义及背景如下:
基本定义
轨伍由两部分组成:
历史文献依据
汉代贾谊在《新书·辅佐》中提到,轨伍用于规范诸侯、远方之君的“班爵、列位”,并涉及朝觐、会同等礼仪制度,说明其不仅是户籍单位,还与政治礼仪相关联。
功能与作用
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朝代对基层组织的命名可能不同(如秦汉的“什伍制”),而“轨伍”的具体实施细节因史料有限,目前主要依据汉代文献推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户籍制度,可查阅《汉书》或《文献通考》等权威史料。
《轨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规范、准则、标准。通常用来形容事物行动或行为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规范。
《轨伍》由“车”和“手”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3画。
《轨伍》的出处可追溯到《左传》中的一段描述。繁体字为「軌伍」。
在古代,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变化。《轨伍》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軌誣」。
1. 团队的工作要按照公司制定的《轨伍》进行,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2. 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行为《轨伍》,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学生。
组词:轨道、轨迹、伍德、轨范、规轨。
近义词:规范、准则、标准。
反义词:混乱、不规范、随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