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剿说的意思、剿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剿说的解释

亦作“勦说”。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剿説,毋雷同。”剿,一本作“ 勦 ”。 郑玄 注:“勦,犹擥也。谓取人之説,以为已説。”一说为截断别人的说话。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一》:“‘毋剿説,毋雷同’,皆承上文‘正尔容,听必恭’而言。长者有言当敬听之;若不待其言之毕,而横发议论以絶断之,是为剿説。”后人多从 郑 说。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説。”剿,一本作“ 勦 ”。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剿説雷同,千篇一律。” 严复 《救亡决论》:“应之奈何?剿説是已。夫取他人之文词,腆然自命为己出。”

勦説:打断别人的言说。《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骋辩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诈,如是则下之顾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辞不尽矣。” 胡三省 注:“此所谓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

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 郑玄 注:“勦,犹擥也,谓取人之説,以为己説。”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立必方正,言无勦説。”勦,一本作“ 剿 ”。 明 宋濂 《题陈忠肃公疏文跋语后》:“若夫君子小人,进退有繫於家国安危者,史臣褒贬,已有定论,兹不復勦説云。” 梁启超 《萃报叙》:“又报章体例未善,率互相勦説,杂采谰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剿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窃取、抄袭他人的言论或学说,作为自己的主张。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剿”:

    • 本义为“劳扰”,引申为“抄袭”“窃取”。此处读作chāo(同“抄”),意为“袭取、剽窃”。
    • 例:《说文解字》注:“剿,劳也”,后假借为“抄”,表夺取他人成果。
  2. “说”:

    • 指言论、学说、主张(读作shuō)。

合义:“剿说”即通过抄袭他人言论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含贬义。


二、权威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剿说(chāo shuō):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查看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

  2. 《汉语大词典》:

    剿说:窃取他人之言以为己说。

    例:《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郑玄注:“剿,犹擥也,谓取人之说以为己说。”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三、古籍用例与训诂

  1. 《礼记·曲礼上》:

    “毋剿说,毋雷同。”

    释义:古人强调学术诚信,禁止抄袭他人言论(剿说)或随声附和(雷同)。

    来源: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 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剿者,取人之说以为己说。”

    说明:清代学者进一步明确“剿”的剽窃义,强化了“剿说”的学术不端内涵。


四、现代使用场景


五、相关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 郑玄(注), 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M]// 十三经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 王念孙. 广雅疏证[M]. 北京:中华书局, 2004.

网络扩展解释

“剿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1.基本词义


2.词源与争议


3.用法与示例


4.相关延伸


5.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经典出处,可参考《礼记》原文或文字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槎百寿汤包羞辩正吵喜侈言出赁摧坚获丑鹾务单缣厎绩蹲聚冯瀛王风语不透阜繁高蹑膏油根行龟孽牯牛国刑孤帏江妾洁廉近地经担竞竞京员进迁进退触籓齌怒科斗字牢骚老西儿良材凉榻旒苏吕宋烟马裘难于烹龙煮凤恰来青虹犬儿阙一不可人心向背设算石矼受命束挂祀麴素霰天崄脱狱万口一谈威如闲卧蟂矶消摩销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