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厎绩的意思、厎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厎绩的解释

致功,取得功绩。《书·禹贡》:“ 覃怀 厎绩,至于 衡漳 。”厎,一本作“ 底 ”。《后汉书·章帝纪》:“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绩远图,復 禹 弘业,圣跡滂流,至于海表。”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明年涖本官,五载厎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厎绩(dǐ jì)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奠定功业或取得成就,尤指通过踏实努力达成重大目标。以下从释义、用法及典籍依据展开说明:


一、释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厎”通“砥”,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平定”“奠定”;“绩”指功业、成果。“厎绩”即奠定基业、成就功绩,强调通过坚实努力实现重大目标,如治理山河、安定邦国等。

  2. 引申内涵

    隐含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意味,常见于描述历史人物(如大禹)历经艰辛终成大业的典故,体现华夏文化中重实干、求稳定的价值观。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参考

  1. 《尚书·禹贡》经典用例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释义:大禹划分九州疆土,循山伐木通道,奠定高山大河之秩序。)

    注:《禹贡》中“奠”即“厎”的通假,后世注释家如孔颖达疏:“厎,定也;绩,功也。言禹定水土之功。”

    来源:《尚书正义》,中华书局整理本(2018)。

  2. 历史文献佐证

    • 《汉书·沟洫志》:

      “然河灾之害,厎绩远闻。”

      (指治理黄河水患的功绩流传久远。)

    • 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厎,假借为‘砥’,引申为平定之功。”


三、现代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厎绩:达成功绩;奠定事业根基。

例:“大禹治水,厎绩垂裳。”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087页。


四、用法总结

结论:“厎绩”凝结了华夏文明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精神的推崇,其权威释义及经典用例,彰显了汉语词汇的历史深度与文化厚度。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尚书》原典及注疏本以深化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厎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文献出处与用法

3.现代应用与示例

4.注意事项

“厎绩”是带有古典色彩的词汇,强调通过努力达成功业,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语境。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尚书》《后汉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半散北籁边加毕竟冰媒冰溪场人长吁吃嘴从殉磋砻错重旦暮定门顿递酒娥婺反坐浮生切响膏雨关税同盟国际市场悔寤检率胶噤絜皋击拊祭墓进脯颎耀灸眉开怀畅饮苦衷嬾困漫渎漫头名达拈韵捏定卡具起角青琐秘情衷秦醉劝引曲棍趣剧觞花食鸡肋师子座数典忘祖绥劝摊书韬隐颓惫污君物外人晤叙献玉谿壑淅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