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散大夫的省称。 隋 时设置的散官名。 唐 宋 时文阶官之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 元 朝时升至从四品下, 明 时废除。 唐 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续资治通鉴·宋太祖端拱元年》:“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参阅《通典·职官三四》。
朝散在汉语中主要有两重含义:
一、古代官职名称 "朝散"作为官职简称,特指"朝散大夫"。该官职始设于隋朝,属从五品下散官,主要授予有资历但无实际职事的官员。唐代沿袭此制,《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其位列文散官第九阶,金代升为从四品。该官职虽无具体执掌,却是体现官员品级的重要身份标识。
二、字面组合词义 由"朝"与"散"二字复合构成:
(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第6册第1084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第193页)
“朝散”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区分:
一、官职名称(历史官制) “朝散”是“朝散大夫”的简称,属于古代文阶散官名:
二、成语含义(政治隐喻) 作为成语时,“朝散”(cháo sàn)形容朝廷政权瓦解、官员四散逃亡的情景:
注意:两种含义读音不同,官职读作“cháo sǎn”,成语读作“cháo sàn”。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班扇保庇避强击惰不越雷池一步趁火打劫磁罗经大保长的卡遁天之刑朵儿别恶人纺缉飞缺飞文染翰馥烈感惧狗改不了吃屎馆职关中平原贵乐軱戾恨五駡六竑议花桃回文机唿啦啦夥赖简练简秀祭炼浸包静镇俊补唠嗑棱岸冥府谋筮牧长穆生内黄侯飘蓬平辇匹配扑的轻怜奇弄求思全年如日方中三青蔓沈酿川食蛊视膳释绶态貌腾龙帷闼闻过则喜无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