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迹象;特征。 叶紫 《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象徵”(xiàng zhēng)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通过具体事物或符号来代表抽象概念、情感或无形事物,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用“红色”象征革命,用“鸽子”象征和平。
作为动词
用有形事物表现抽象意义,如“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这种表达方式基于理性关联或社会约定,通过意象媒介间接传递深层含义。
作为名词
指代某种可感知的标记物,如“天平是司法公正的象征”。这类标记物通常承载着文化或群体共识,例如塔罗牌中的“圣杯三”象征情感合作,“星币三”代表专业协作。
需注意“象征”与“比喻”的差异:象征关系更强调文化约定性(如龙象征皇权),而比喻侧重临时性的修辞关联。
资料来源:以上解释综合参考了汉典词典释义、查字典例证,以及文化符号分析。
象徵(xiàng zhēn)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有丰富的含义和符号意义。这个词由部首“⺍”和“像”组成,是一个动词。
象徵的首字部首是“⺍”,是一个独立的部首,它表示了“虍”的意义。全字共有11个笔画,形状复杂。
象徵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典》一书中,是一个古代造字法引进的字。字形在演变过程中,从最初的象形字“象”变为了现代的“象”字形。
象徵的繁体字为“象徵”,和简体字形相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并不统一,而象徵一词也有不同的写法。例如,有时可以用“像”字作为代替的写法,也有一些特定场景中使用了其他的写法。
1. 这幅画作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象徵,每一个线条都有着深意。
2. 这座建筑物是城市繁荣与发展的象徵,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组词:象徵主义、象徵性、象徵主义者。
近义词:象征、标志、表征。
反义词:真实、实际、实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