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花埜草”。见“ 閒花野草 ”。
“闲花埜草”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方面解析:
字面拆解
整体本义:荒郊野外自然生长的花草,生命力顽强却无人关注。
引申比喻义
该词在古典文学中多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213页)
明确收录“闲花埜草”,释义为:“野生的花草。常比喻妓女或作风轻浮的女子。”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辞源》(修订本,第2987页)
注:“埜,同‘野’……‘闲花埜草’犹言野花杂草,旧时多喻指妓女。”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重排版。
该词的形成与古代社会对野生植物的认知相关:
“埜”为会意字,从“林”从“土”,表草木生于土地之意(《说文解字·林部》)。后因“野”字通行,“埜”渐成异体字,现代汉语以“野草闲花”为规范写法。
典籍原文摘录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假如你是闲花埜草,倒要招揽主顾,耻笑你落了好处。”
楷体字形展示
闲 花 埜 草
(注:“埜”字形:上“林”下“土”)
“闲花埜草”是“闲花野草”的异体写法(“埜”为“野”的异体字),其含义可从两个层面解析:
指自然环境中野生、无人工栽培的花草,常见于文学描写中。如元代《马陵道》中“野草闲花满地愁”,展现自然意象的荒凉意境。这类植物常被赋予时光流逝、生命坚韧的象征意义。
在古典文学中衍生出特殊寓意: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更多用例可参考元代杂剧及明代话本原文。
熬熬煎煎奥援拌蒜加葱拔寨碑堂獑猢诚慊纯吏促促错壤戴阳短统靴堵心芳蔬园飞熟福并复性赶路怪讶寡闻少见骨貌裹合固体贺庆洪猷建安久长卷缩开治临难马溜子船慢掂掂濛濛松松蒙求猛壮穆畅牧羊臣盘蓝瞟见平安无事绮寮清晶情私侵占湫湄申覆生旋深矉蹙额侍姝收箭手写説不响铄金点玉琐愞痛愧外祟五谷虫飨殿小德出入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