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胥的意思、象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胥的解释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象胥”是古代中国对翻译人员或外交接待官员的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体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象胥”主要指古代负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同时承担翻译职责。这一角色在周代已有明确记载,是处理外交事务的重要职位。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1. 外交职能
    根据《周礼·秋官·象胥》记载,象胥需掌管与蛮、夷、闽、貉等周边民族的交往,传达君王的旨意,促进邦交和睦。
  2. 翻译职责
    象胥需通晓多国语言,负责口头和文字的翻译工作。例如明代唐顺之的诗句“侏言译象胥”便体现了这一职能。

三、文献记载与演变

四、其他说法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象胥”解释为“形容事物相似”的成语,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误读,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官职含义为准。


“象胥”的核心含义是古代外交与翻译官员,需结合《周礼》等文献理解其职能。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注疏》或《旧唐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胥》是什么意思

《象胥》是一本古代文言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它讲述了象胥等人抵抗北方侵略的故事。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胥》中的“象”字,部首是“豕”,共4画;“胥”字,部首是“月”,共9画。

来源

《象胥》是一篇具有历史背景的古代小说,它取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对象胥等人的英勇事迹的叙述,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主义精神。

繁体

《象胥》的繁体字为「像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碑刻和文献记载,「象」字在古代常用的写法有「⺍」和「⺖」;「胥」字在古代写法中,字旁常写作「⺆」或「刀」。这些变体写法在古籍中较为常见。

例句

在《象胥》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贵有志,胥贵有勇。”

组词

- 象征:意味着或代表着。

- 胥从:胥书,古代行军时专门携带兵书的官吏。

- 象征主义:文学艺术流派之一,追求作品中符号象征的力量和效果。

近义词

- 学:学习、研究。

- 跟:一起、随同。

- 胥:官员、臣子。

反义词

-   舍:抛弃、离开。

- 敌:仇敌、对手。

别人正在浏览...

爱才怜弱白客笔生避位逼越博浪沙不拔一毛不起嗔妬称临出尔反尔倒打一耙倒掷调食丰丰丰媚辅翼官局鬼工雷斧归正守丘恒所欢心瓠梁呼扇贱诞贱老僭乐秸杆记迹金舠寖骄禁区进寿咔吭考按兰臭累堆脸黄肌瘦令妻脔脔乱世排污盼倩屏鄣秋稼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人之子三市舍利子书生之见铜匮统御土窑亡归亡憀文网卧蛋寤叹销化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