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食的意思、疏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食的解释

(1).粗粝的饭食,糙米饭。《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礼记·丧大记》:“君之丧……士疏食水饮,食之无筭。” 孔颖达 疏:“疏,麄也;食,饭也。士贱病轻,故疏食。麄米为饭,亦水为饮。”《汉书·王崇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五:“疏食可以饱,肥甘乃锋刃。” 王闿运 《黄淳熙传》:“禁絶胥吏,扶持良弱,县中疎食水饮,二岁大治。”

(2).引申为素食。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而孺人特喜浮屠道,常危坐疏食,食才半掬,滋味甘酸未尝经口,若无飢饱之意。”

(3).泛指瓜果。疏,通“ 蔬 ”。《吕氏春秋·仲冬》:“山林藪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

(4).蔬菜和谷类。疏,通“ 蔬 ”。《汉书·地理志下》:“ 巴 、 蜀 、 广汉 本南夷, 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颜师古 注:“疏,菜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疏食”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与饮食的简朴性相关。根据传统字书及经典文献记载,该词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粗粝之食

指未经精细加工的粮食,如糙米、豆类或野菜等,常与“膏粱”形成对比。例如《论语·述而》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其中“疏食”即强调简朴的生活态度,来源为《论语》经典注释体系。汉代郑玄在《礼记注》中亦释“疏食”为“稷食也”,即指代古代平民的主食。

二、菜食与谷物并称

在特定语境中,“疏”通“蔬”,故“疏食”可指蔬菜与谷物的组合,体现素食特征。《礼记·玉藻》记载“子卯,稷食菜羹”,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引此例,指出“疏食”包含“菜羹”之属,来源为礼学经典及考据学著作。

三、特定场合的饮食规制

古代丧礼或祭祀仪式中,“疏食”被赋予礼制意义。如《左传·哀公二年》提及“三日不食疏食”,指代守丧期间禁食荤腥的规范,来源为《春秋》三传注疏体系。此类用法突显了词汇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符号性。

需特别说明的是,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强调“疏”字本义为“通”,后假借为“粗疏”之义,这一训诂为理解“疏食”的语义流变提供了文字学依据,来源为传统小学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疏食”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例证:

1.粗粝的饭食、糙米饭

指粗糙的粮食或简单饮食,常用于描述生活简朴。

2.引申为素食

因疏食本指简单饮食,后衍生为与荤腥相对的素食,尤与佛教修行相关。

3.泛指瓜果蔬菜(“疏”通“蔬”)

“疏”与“蔬”相通时,疏食可指代植物类食物,包括蔬菜和果实。

4.蔬菜与谷类的合称

特指农耕产物中的蔬菜和谷物,强调饮食结构的组成部分。

5.其他用法

在特定文献中,“疏食”也可代指果实或与祭祀相关,如《礼记·杂记》提到“疏食不足祭”,指简单饮食不足以用于祭祀。

“疏食”含义丰富,既可指物质层面的粗粮简餐,也可延伸至精神层面的朴素生活态度,或通过通假表达蔬果类别。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如《论语》强调安贫,而《汉书》侧重物产。

别人正在浏览...

保不住剥剽摽帜补济菜市场草木皆兵禅居产婆扠腰凸肚乘乾敕授鸱彝丑漏稠沓辞出答教颠阻多头耳闻眼见方兴未艾吠嘷赋币伏地圣人戆闇感会觥觞嘉谋善政浇诈筋根巨阙款表嬾妇连头带尾黎布离人脉象门豹女娇飘卷皮花巧言偏辞乞归养奇蹇青蟾兔气谊相投榷扬日和风暖剩求时醪侍执巾节师子花霜蹏松公搜伏唐临晋帖天清日白团头相星销车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