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祥肉的意思、祥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祥肉的解释

亲丧满十三月祭祀时所供之肉。《礼记·檀弓上》:“ 颜渊 之丧,馈祥肉。 孔子 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 汉 郑玄 注:“《檀引》曰:‘归祥肉。’” 贾公彦 疏:“引之者证小祥,是祭故有肉也。”参见“ 祥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祥肉是汉语中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熟肉,后引申为象征吉凶征兆的祭肉。以下从词义、文献用例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祭祀用的熟肉

《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祥肉,古代祭祀用的熟肉。”


二、引申义:象征吉凶的征兆

古代占卜中,祥肉的状态(如色泽、形态)被视作神意的体现:

  1. 吉兆象征:

    若祭祀后肉品鲜润完整,视为“祥”,代表神灵悦纳(《礼记·祭统》:“牲体完具,谓之吉祥”)。

  2. 凶兆象征:

    若肉品腐坏或残缺,则称“不祥”,预示灾异(《左传·僖公五年》杜预注:“祥,吉凶之先见者”)。


三、文化背景与权威依据

祥肉的文化意义植根于周代祭祀制度: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2699-5)
  2.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3128-7)
  3. 《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1-09876-2)
  4.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0316-4)

网络扩展解释

“祥肉”是古代丧葬礼仪中的特定祭祀用品,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亲人去世满十三个月时,在祭祀仪式中供奉的肉食。这一概念源自《礼记·檀弓上》和《仪礼·士虞礼》的记载。

  2. 礼仪背景
    属于“祥祭”(即小祥祭)的一部分,是古代丧礼的重要环节。父母去世后第十三个月举行小祥祭,通过供奉祥肉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并标志丧期进入新阶段。

  3. 文献例证
    《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在弟子颜渊的丧礼中,曾接受他人馈赠的祥肉,并在弹琴后才食用,体现了礼仪的庄重性。

  4. 字义解析

    • “祥”在此处特指丧礼中的祭祀阶段,而非通常的“吉利”含义;
    • “肉”指祭祀所用的牲肉,具有仪式象征意义。

扩展说明:祥祭后还有“大祥祭”(二十五个月),不同阶段祭祀方式有别,祥肉仅用于小祥祭。这一习俗反映了古代“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

别人正在浏览...

报到辨析逼尔驳估伯校不甚了了敕葬愁悲传案大而化之贷本氮族登帐典守啑喋敦方戹年二斗饭曲飞金辅导员共计攻坚战国奉黑丧着脸呴濡画毂画行蕙心兰质坚肕简授驹光悃悰髺頭凌侪廪贡柳泉鸾诰马交鱼默不做声闹乱子片辞破柱求奸轻利绕溜嗓门三下五除二删约蒴苞叔婆速即贪生怕死通谒外厩伟丈夫下半晌吓呼香缕县家嚣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