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尝的意思、享尝的详细解释
享尝的解释
四时的祭祀。《礼记·祭法》:“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 郑玄 注:“享尝,谓四时之祭。”
词语分解
- 享的解释 享 ǎ 受用:享福。享乐。享誉。享年(敬辞,享有的年岁,对人或朝代而言)。享受。享用。享有。享国(帝王在位年数)。安享。分享。 贡献(指把祭品,珍品献给祖先、神明或天子、侯王),上供:享堂。享殿。
- 尝的解释 尝 (嘗) á 辨别滋味:尝食。尝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尝鲜。品尝。卧薪尝胆。 试,试探:尝试。尝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经历:尝受。备尝艰苦。 曾经:未尝。何尝。 笔画数:; 部首:小
专业解析
"享尝"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用于古代典籍,尤其与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义、典籍用例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一、 字义解析
- 享 (xiǎng): 本义指献祭,将祭品供奉给神灵、祖先。引申为鬼神或祖先享用祭品。《说文解字》释为“献也”。在祭祀语境中,强调的是向祭祀对象进献的行为及其所蕴含的敬意。
- 尝 (cháng): 本义为辨别滋味,品尝。在祭祀语境中,特指“秋祭”,即秋季举行的宗庙祭祀。《礼记·祭统》郑玄注:“尝者,尝新谷。” 秋季新谷收获,先以新谷祭祀祖先,请祖先“品尝”新收获的滋味,以示回报祖先恩德并祈求继续庇佑。因此,“尝”成为秋季祭祀的专名。
- 复合义: “享尝”合称,泛指用祭品供奉、祭祀祖先或神灵,并特指在特定时节(尤其是秋季尝祭)举行的祭祀活动及其礼仪。它既包含了进献祭品(享)的行为,也蕴含了特定的祭祀时节(尝)或请受祭者享用(尝)的意味。
二、 典籍用例与核心含义
“享尝”一词最经典、最具权威性的出处见于儒家核心典籍:
-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这里明确将“尝”作为四时祭祀(春祠、夏禴、秋尝、冬烝)中秋季祭祀的名称,“享”则指四季通用的祭祀行为,“享尝”即指秋季举行的宗庙大祭。来源:《周礼》原文,历代注疏如郑玄注、贾公彦疏。
- 《礼记》多处提及:
- 《礼记·祭统》: “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 将“尝”(即秋祭)与“禘”(天子宗庙大祭)并提,强调其作为国家根本大礼的重要性。来源:《礼记·祭统》。
- 《礼记·祭义》: “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描述了举行“尝”祭(秋祭)时的庄严肃穆氛围。来源:《礼记·祭义》。
- 核心含义 综合典籍记载,“享尝”的核心含义是:指古代在秋季举行的、以新收获的谷物等祭品供奉祖先神灵的宗庙祭祀礼仪。 它既是特定时节(秋)的祭祀名称(尝祭),也泛指用祭品祭祀的行为(享)。
三、 文化背景与深层内涵
“享尝”制度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农业文明特征和孝道伦理:
- 宗法制度的体现: 祭祀祖先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享尝”是维系宗族血缘纽带、强化祖先崇拜、确认统治(或家族)合法性的重要仪式。
- 农业文明的反映: “尝”祭定于秋季,直接源于农业生产的周期。以“新谷”祭祀,体现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农业丰收的依赖与祈求,是农耕社会“报本反始”思想的实践。来源:历代礼学著作对《周礼》《礼记》的阐释,如清代孙希旦《礼记集解》。
- 孝道伦理的延伸: “事死如事生”。“享尝”是将对在世父母的奉养(“养”)延伸到对逝去祖先的侍奉(“祭”),是孝道在礼仪层面的最高表现之一。《论语·为政》虽未直接提“享尝”,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思想与之相通。来源:《论语·为政》及历代注疏。
- 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享尝”作为“吉礼”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仪式程序、祭品规格、乐舞使用(如《礼记·祭义》提到“尝无乐”)都有严格规定,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的重要手段。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532页): 对“享尝”的释义通常概括为:祭祀;祭祀宗庙。特指四时之祭中的秋祭。该释义准确抓住了其祭祀本质和特定时节属性。来源:《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权威在线数据库(如“汉典”网 zdic.net 基于《汉语大词典》的释义)。
- 《辞源》(修订本): 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辞源》对“享尝”的释义会详细引证《周礼》、《礼记》等典籍,明确其作为秋祭专名和泛指祭祀的双重含义。来源:《辞源》纸质版或授权电子版。
结论:
“享尝”是一个根植于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特别是周代礼乐制度的专有名词。其基本义指秋季以新谷祭祀祖先的宗庙大礼(尝祭),泛指用祭品供奉神灵祖先的祭祀行为。它深刻体现了古代的宗法观念、农业文明特征和孝道伦理,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重要切入点。其权威释义和用例主要见于《周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及《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享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xiǎng cháng,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理解:
-
核心含义
根据、、等权威词典及文献记载,“享尝”主要指古代四时的祭祀活动,即春、夏、秋、冬定期举行的祭祖仪式。例如《礼记·祭法》记载:“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郑玄注解为“享尝,谓四时之祭”。
-
字义分解
- 享:本义为祭献,引申为享受、受用(如“享福”),古文中亦通“飨”(献祭供品)。
- 尝:原指品尝、体验,后扩展为经历、试探(如“尝试”),在祭祀语境中表示进行仪式。
-
注意差异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享尝”解释为“尝试并体验事物以获乐趣”,可能与“尝试”“品享”等词混淆。但结合古籍和主流辞书,其本义更倾向祭祀范畴。
-
扩展用法
在成语或文学中,该词偶被引申为“通过实践获得感悟”,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并非通用含义。
建议:若用于学术或古文解读,应优先采用“四时祭祀”的传统释义;若现代语境中遇到其他解释,需进一步考证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端八能褊匮比里碧水步玄斗愁懑吹喣础礩次大陆存放担脚道调大兴安岭方贞翻然改图覆卵跟趾篝衣轨官洪宪呴煦计结急救车寄灭谨良酒家哜咨绝句隽婉老駞裂隙六道迈仁门童沐稷蹒跚泡漩譬称贫瘁普通钤干奇诧清閟欺人太甚去手绒面上上人深人申冤吐气士检世勋石液舒和棠棃摊徵铁石肠伪臣无损相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