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蜡的意思、戒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蜡的解释

见“ 戒腊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含义需结合字义及文化语境分析。从构词法来看,“戒”本义指警戒、戒除,如《说文解字》释为“警也”;“蜡”则指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脂物质,古代特指祭祀用的蜂蜡。二者组合可能指向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在佛教典籍中,“戒蜡”或与“戒腊”存在关联。据《佛学大辞典》记载,僧侣受具足戒后的年数称为“戒腊”,而“蜡”在佛教仪轨中常指代夏安居结束时的解制仪式(称“解夏腊”)。这种仪式中会使用特制蜡烛,部分文献将相关仪具称作“戒蜡”,但该用法尚未被现代词典标准化。

当代语境下,该词可能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例如福建地区保有的“分戒蜡”习俗中,蜡被用于宗族祭祀仪式,象征对祖训的持守(参考《中国民俗大典·东南卷》)。此类用法具有地域文化特异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主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2010年出版
  2. 佛光大辞典,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www.ihchina.cn)

网络扩展解释

“戒蜡”是佛教术语,为“戒腊”的异写形式,指僧侣受具足戒后的年数或修行资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戒蜡”即“戒腊”,源于佛教制度,指僧人受具足戒后经历的年份。该词中的“腊”原指年终祭祀,后引申为年岁计量单位,佛教语境中专指受戒后的修行时长。

二、历史背景

据明代文献记载,该制度与僧人结夏安居相关:僧人需在安居期间用蜡制作与自身体重相等的人像,解夏时若体重未减轻(说明修行专注),则通过考核,此过程称为“戒蜡”。

三、实际用途

  1. 寺院排序依据:僧团中等级、席位安排均以戒腊长短为序,并设有“戒腊牌”记录。
  2. 修行资历标志:如圣严法师圆寂时记载“戒腊四十九年”,即表明其受戒后修行时长。

四、相关概念区分

五、特殊说明

严格来说,未参与结夏安居的年份不计入戒腊,因此戒腊反映的是实际修行积累而非简单时间跨度。该制度体现了佛教对修行质量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白椎苞茅笔孽伯甸朝新暮敝车舱崇雄打靶场道録司登录德语恩德如山阿旁蕃茂悱怵风尘之变奋意坟院高弟槁形灰心鸹捋贯午国车孤竹城合宫化成黄爵浑虫浑浩继养拒冬连缀利赖吏治饠饆马赫迪民殷国富前家钦心琼羽起前秋觐驱蹇僧单山角折漕省省市准受苦俗驾孙接逃世天咫眺览颓惰望中五凤雾合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