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晋 大夫 郤锜 、 郤犨 、 郤至 的合称。郤,亦作“ 郄 ”。《左传·成公十七年》:“ 胥童 曰:‘必先三 郄 。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后汉书·袁安传》:“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 晋 之三 郤 矣。” 李贤 注:“三 郤 ,谓 郤錡 、 郤犨 、 郤至 ,皆 晋 卿也。”《艺文类聚》卷二三引 晋 杨泉 《赞善赋》:“是以 赵武 好善,厥胤以长;三 郄 好胜,厥身以亡。”
“三郤”是春秋时期晋国三位卿大夫的合称,具体指郤锜、郤犨(chōu)、郤至三人。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三郤》是一个汉字词语,根据汉字拆分部首和笔画来分析,可以得知它的构造和拼写。
拆分部首:三郤的部首是“彡”(山),在字的上部。
笔画数:三郤的笔画数为7画,包括横、竖、撇、点等基本笔画。
来源:三郤是由三个相同的“郤”组成,表示极深难以测度。
繁体:在繁体字中,三郤的写法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根据古时候的写法,三郤的字形略有变化,但基本结构保持一致。
例句:他的智慧深不可测,就像是一座三郤。
组词:三郤没有很多组词,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语,一般不需要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
近义词:深不可测,高深莫测。
反义词:显而易见,浅显易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