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山的意思、道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山的解释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语出《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揽轡按行,窾竇已解,已进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槖笔入,粉署含香趋。”

(2).传说中的仙山。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至於事简讼稀,瀟洒有道山之况。” 清 赵翼 《题蒋心馀携子游庐山图》诗:“事往空思写木莲,道山人已骑白凤。”

(3).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世传 端明 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字凝炼》:“ 吴 杨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归道山矣。”

(4).指 宋 无名氏所著之笔记小说《道山清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鶯》《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録,《世説》《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道山”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文人荟萃之地
    指儒林、文苑等文人聚集的场所。该义项源自《后汉书·窦章传》中“东观”被学者称为“道家蓬莱山”的典故,后演变为对学术或文化中心的雅称。例如宋代陈师道诗句“道山今日有宗英”,清代朱彝尊“道山槖笔入”均用此意。

  2. 神话中的仙山
    常与蓬莱、瀛洲等并称,代指神仙居所。如苏轼《上虢州太守启》中“有道山之况”,明代何良俊提及“归道山”暗喻仙逝。


二、延伸用法

婉称死亡
宋代开始以“归道山”婉指人离世,如《冷斋夜话》载“端明已归道山”,即用仙山象征生命的超脱。


三、使用特点

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世说新语补》等文献,可获取更详尽的古典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山(dào shān)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 道山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道(dào)和山(shān)。 道山的意思是指“修行道路的山”。在道教中,道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真理,而山则是修行者获得心灵亲近神灵灵感的地方。因此,道山代表着人们通过修道以求得心灵升华和静思的山脉。 道山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山,辶是指走的意思,山是指山。道的部首是辶,而山的部首是山。 道山的笔画是十画,其中道的笔画是五画,山的笔画是五画。 道山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教文化。在道教中,山被视为灵性的象征,被认为是修道者与神灵接触的地方。修道者会选择在山中修行,通过与自然融合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启示。 道山的繁体字为道山。 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 古时候,道山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汉字写法中,道山是用“道”和“山”的古体字来表示。其中,“道”的古体字是一条垂直的线段,下面有两个点;“山”的古体字则是一个三角形的山峰。 以下是一个关于道山的句子例子: 他登上道山,凝视着远方,感受到了自然的神秘和宇宙的力量。 组词、近义词与反义词 组词: 道路(dào lù):指人们行走的路径。 山脉(shān mài):指由大量山峰组成的地貌。 近义词: 高山(gāo shān):指高于周围地形,相对较为陡峭的山。 反义词: 平地(píng dì):指没有山丘或山脉的平坦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