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露才能,表现自己。 汉 班固 《<离骚>序》:“今若 屈原 ,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羣小之閒,以离谗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班固 以为露才扬己,忿懟沉江。”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古人用心忠厚如此,异乎今人露才扬己,未有寸长者,已讥议前辈。” 梁启超 《说动》:“陈言者,命之曰希望恩泽;程功者,命之曰露才扬己。”亦作“ 露己扬才 ”。 宋 苏舜钦 《投匦疏》:“﹝遁逸之士﹞若出而求陛下之试,是其人非高蹈者,则皆露己扬才,干时謁进者也。”
“露才扬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ù cái yáng j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露才扬己”既可用于描述合理的能力展示,也可暗含对张扬行为的批评。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其褒贬倾向,并注意读音规范。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东塾读书记等来源。
《露才扬己》这个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展示个人的优点与长处。
《露才扬己》这个词的部首是「雨」,共有10个笔画。
《露才扬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天论》这本古代文献中。它采用了雨滴露珠的意象,比喻将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展示给他人,像雨露滋润花园一样,使人们能够欣赏到你的价值。
《露才扬己》的繁体字为「露才揚己」。
在古代写法中,「露才扬己」的「露」字是「雨」加上「卢」,「卢」是指雨的滋润和广泛的影响;「才」字是由「手」和「贝」组成,表示通过行动展示才能;「扬」字是由「手」和「昜」组成,「昜」表示阳光照射,展示给他人;「己」字是指自我。
他在会议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个活学活用、会使之用的人,完全符合了《露才扬己》的宗旨。
露脸、扬言、自己、才能
显才、显能、彰才、彰己
隐才、藏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