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户的意思、司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户的解释

官名。 汉 魏 以下有户曹掾,主民户。 北齐 称户曹参军。 唐 制:府称户曹参军,州称司户参军,县称司户。 宋 亦设司户参军,兼司仓之职。 元 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五》、《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四下》、《续通典·职官十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司户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地方户籍、赋税、田亩等民政事务,其具体含义和演变如下:

一、官职定位与职责

司户为州、府一级的地方属官,通常隶属于户曹或司户参军,是地方行政体系中负责民政事务的核心职位。其核心职责包括:

  1. 户籍管理:登记、核查辖区内人口数量、身份及变动情况(如出生、死亡、迁移),编制户籍黄册。
  2. 赋税征收:依据户籍和田亩记录,统筹租庸调(唐代)或两税法(唐后期)等赋税的征收与解送。
  3. 田亩事务:管理土地登记、分配、买卖及纠纷调处,维护均田制或后续土地制度运行。
  4. 赈济民生:参与灾荒救济、抚恤孤寡等民政工作,保障地方稳定。

二、历史沿革与制度背景

  1. 起源与定型:

    司户一职可追溯至汉代郡县的"户曹掾",至隋唐时期制度化。唐代于各州设"司户参军"(简称司户),为"六曹参军"之一,品级依州等级从七品下至八品下不等。

  2. 宋代演变:

    宋代沿置,但职权逐渐被转运使、提刑司等中央派出机构分割,元代以后该官职名逐渐消失,职能并入其他部门。

  3. 相关官职:

    在县一级,对应职务为"司户佐"或"户曹";中央户部则设"户部郎中""员外郎"总领全国户籍财政。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司户作为基层亲民官,直接关联国家赋税根基与社会治理。唐代文献中常见对其职责的描述,如白居易《策林·议百官职田》提及司户需确保"赋税均平,贫富得所"。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秩序与民众生计,是古代官僚体系运转的关键环节。


权威参考资料:

  1. 《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严耕望《唐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
  3.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司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掌管户籍、赋税、钱粮等民政事务。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起源与职责

司户的职能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户曹掾”,负责管理民户相关事务。其核心职责包括:

2.历代演变

3.实例与文献记载

4.其他别称与关联

司户是古代地方民政管理的重要职位,其名称和职能随朝代更迭而变化,最终在元代退出历史舞台。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案例或制度细节,建议查阅《通典》《新唐书》等权威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哎哈傲虐白譔保险法悲懑背信变诈碧琳痹民傧背殡棺补敝起废参政议政长休饭传笔梦吹凤存项督劝房地产市场拊接高而富球高俎恭孝贯次瑰瑰赖赖合道皇策虎穽间作阶牒畸穷浪人漓漓拉拉龄齿露光鲈鲤买櫂娘子关溺女拗涩披星戴月牵情碕角亲族呿吟山包实繁有徒时间性室如悬磬述载四库书孙登啸王扬委闾乌翅寤觉汙上嫌鄙闲雕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