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无壙 ”。1.不懈怠。《荀子·议兵》:“敬谋无壙,敬事无壙,敬吏无壙,敬众无壙,敬敌无壙,夫是之谓五无壙。” 杨倞 注:“无壙,言不敢须臾不敬也。‘壙’与‘旷’同。”
(2).不空,不断。《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匭牘相寻,鞮译无旷。” 张铣 注:“ 周 官 鞮鞻氏 掌四夷之乐也;译,传四夷之语而宣之者也。言四夷献乐译言,岁时不旷也。”
无旷(wú kuàng)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较为少用的书面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没有空缺、荒废或懈怠”,强调事物或行为的持续性和完整性。以下从词典释义、典籍溯源及现代用法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字义分解
组合后,“无旷”即“无空缺荒废之事”,强调持续、勤勉的状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权威词典定义
《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
无旷:不荒废;不懈怠。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该词可追溯至先秦文献,如《尚书·周官》:
“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此处指官员需恪尽职守,不可懈怠(“旷”通“废弛”),体现对职责连续性的要求。
来源:《尚书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现代语境中,“无旷”多用于强调: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无旷”作为文言遗留词汇,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无缺漏、无懈怠”展开,既可用于具体事务的持续性描述,亦可抽象表达对时间、职责的严谨态度。尽管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强调责任与效率的语境中仍具生命力。
“无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如下:
不懈怠
源自《荀子·议兵》中“敬谋无圹,敬事无圹”等表述,强调在谋划、行事、待人等方面始终保持谨慎勤勉,不可有丝毫松懈。
不空、不断
指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性,如《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鞮译无旷”,描述四夷献乐和翻译事务持续不断,无空闲间隔。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用例及语境分析,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办事大臣闭关自主罢士仓狗草洼赤芾创业垂统传尸传状捶挞赐疑寸磔大刀会慸葪阜财解愠庚帖关系估评荒城荒莱萑蔰户钞回旌降服降堦奸兆交杯酒斠若画一忌口竟然尽饰今早蜡日辽蔓料校梨花大鼓醴洒龙会龙擡头蝼蝈履足差肩闵怜偏信僻穴千钧弃其馀鱼确执鹊知风丧家之犬三年早知道沈渊水电水平线拖狗皮襪罗闲粟骁暴邪嬖胁驱喜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