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己的意思、持己的详细解释
持己的解释
犹持身。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事母孝,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 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参见“ 持身 ”。
词语分解
- 持的解释 持 í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
- 己的解释 己 ǐ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人彼 笔画数:; 部首:己;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持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自律、自我要求,强调在言行或原则上的自我约束与坚守。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拼音:chí jǐ
- 释义:指对自身言行、品德的把握与要求,即“持身”。现代多引申为保持原则、不被外界动摇,如坚持立场或克制欲望。
二、详细解释
- 词源构成
- “持”意为保持、坚守,“己”指自己,组合后强调自我约束与内在修养。
- 行为表现
- 古代文献中多指孝道、节俭、诚信等品德,如宋代曾巩记载的“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
- 现代用法可指坚持观点(如“各持己见”)或坚守原则(如“持己严”)。
三、出处与用法
- 古代典籍:
- 宋代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事母孝,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
- 《清史稿》提及礼烈亲王代善“持己严,淡泊勤俭”。
- 现代例句:
- “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 “他持己以正,从不随波逐流。”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持身、自律、克己
- 关联成语:各持己见、固执己见(注:后者含贬义,与中性色彩的“持己”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持己
持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持”是持有、保持的意思,而“己”则是指自己。
拆分部首和笔画
“持”字的部首是手,总共有九个笔画;“己”字的部首是己,总共只有二个笔画。
来源
《持己》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曰:‘持己待人’”,意思是说要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容。
繁体
“持己”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基本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持己”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如在秦汉时期,“己”字能够用“巳”字替代。
例句
1. 作为领导者,我们必须学会持己,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2.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应该学会持己待人,不要随意伤害他人。
组词
1.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思。
2. 自我感觉良好:自负的意思。
3. 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意志力。
近义词
1. 克己:指克制自己的欲望、情感等。
2. 克制:抑制、遏制的意思。
3. 自律:自我约束的意思。
反义词
1. 放纵:指任意发泄、纵容自己。
2. 放肆:毫无约束地放开自己。
3. 放任:不加干涉、不加制止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