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守的意思、封守的详细解释
封守的解释
(1).边防;封疆。《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 传:“谨慎坚固封疆之守备。”《宋史·度宗纪》:“宜申儆国人,保固封守。”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封守者,君父之封守。君父徇国,欲守此千里提封,属之谁氏。”
(2).查封看管。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封诊式·告臣》:“以律封守之,到以书言。”
词语分解
-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 守的解释 守 ǒ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看管:看守。守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专业解析
"封守"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封"和"守"两个语素构成,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封疆守卫;镇守疆土:
- 这是"封守"最核心和原始的含义。"封"指划定疆界、分封领地,"守"指守卫、防守。合起来指守卫受封的疆土或领地,承担保卫边疆、防御外敌的责任。这体现了古代分封制度下诸侯或将领的职责。
- 例句: "诸侯各守其封守。"(意为:诸侯各自守卫自己的封地疆土。)
- 来源:该释义是古汉语中的常用义,可见于《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辞书。
-
封闭看守:
- 这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指将某物或某地封闭起来并加以看守,以防止他人进入、使用或破坏。这里的"封"强调封闭、查封,"守"强调看守、监管。
- 例句: "官府派人封守了那处宅院。"(意为:官府派人查封并看守了那处宅院。)
- 来源:该引申义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使用,尤其在法律、行政语境下(如查封财产、封存现场)。可见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等。
"封守"一词的核心意义围绕着划定界限并加以守卫这一概念展开。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 在历史或描述疆域管理的语境中,主要指守卫疆土、镇守封地。
- 在现代或涉及具体物品、场所管理的语境中,主要指查封、封闭并加以看守。
网络扩展解释
“封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边防与疆界守护
-
基本含义
指对国家边境或重要区域进行严密守卫,防止外敌入侵。其中“封”指封闭、封锁,“守”指守卫、防御。
示例:
- 《尚书·毕命》中提到“慎固封守”,强调谨慎巩固边防()。
- 明代袁可立奏疏中提及“慎固封守”,主张加强防御体系以保障疆土安全()。
-
延伸使用
也可形容对秘密、利益等抽象事物的保护,如“封守机密”或“封守资源”()。
二、查封与看管
-
法律与行政行为
指对财产、场所等进行查封并监管,常见于古代司法文书。例如:
-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以律封守之”,即依法查封涉案财物并派人看管()。
-
现代类似场景
虽现代较少直接使用该词,但类似概念体现在查封、扣押等法律程序中()。
综合说明
- 字义拆分:“封”含封闭、授予(如封地)之意;“守”强调坚持与保护()。
- 权威参考:高权威资料多指向其军事与法律的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案例,可查阅《尚书》《宋史》及秦代竹简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饱含悲田院背心冰脑昌侯蟾窟传歌黜辱辞位麤顽大兵团戴维营大荆點文多话方仪风证抚柔甘霖高整宫眉画井麾城猢狲王加法鲛馆矫情饰貌解牓蹐躬京师大学堂倔彊狼臅膏羸骄鸾交凤友梅黬瞑眩黏结贫困皮张蒲望跧坐帬屐人道人味蹂踏乳领麝香草霜飔嵩溟锁鍊台面滔漭铁牛体腔屠刘腽肭王所吴二娘诬贤污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