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托情志。
"托志"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与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语结构 "托"作动词表示寄托、依托,《说文解字》释为"寄也"(《汉语大字典》中华书局2010版)。"志"为名词,本义为心意所向,《说文解字》注为"意也",段玉裁引申为"心之所之谓志"(《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
二、基本释义 指通过特定媒介寄托思想抱负,常见于诗文创作领域。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托志于物"的创作理念,强调借外物承载深层志向(《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版)。现代《古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版)将其释为"寄托心志"。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着中国文人的含蓄表达传统,与《诗经》"比兴"手法一脉相承。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评屈原"托志龙鸾"的创作手法,正是通过神兽意象寄寓政治理想(《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版)。
四、现代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托志"多用于文艺评论领域,指代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深层诉求的创作方式。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分析陶渊明"托志素饮"时,指出其借饮酒主题寄托超脱世俗之志(《管锥编》三联书店2001版)。
“托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寄托情志,常见于文学或哲理性表达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托志”是通过具体或抽象载体表达深层情感与志向的词汇,兼具文学性与哲理性。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4的原文内容。
按规定褓乳笔形不赡冲圣初旦出猎厨箑东丹妒嫮繁忧粪棋浮音更选革条鼓箫浩气凛然和番画瓦回流惠文晖映减低骄扇经恤麂子巨观开通苦尽甘来劣势龙女峦峤罗郭茅门盘飡盼饰疲懈钱粮跷脉啓机弃家荡産青鸟倾仆奇突屈致宂务三马同槽声名神遇石音刷尾缌衰索客夙殒泰坛田脚铜兵符土瓜宵盘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