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检的意思、无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检的解释

(1).没有法度标准。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王制政令,诚宜齐一。夫衡量小器,犹不可使往往而有异,况人士之格,而可参差而无检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

(2).不检点。谓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余愿世人改其无检之行,除其骄吝之失。”《晋书·高光传》:“子 韜 ,字 子远 ,放佚无检。”《新唐书·李安远传》:“ 安远 少无检,与博徒游,至破产。”《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山阴人》:“ 许 素轻薄无检,又为物色夸眩,意甚悦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被单独列为词条,但其含义可从古籍文献及构词法角度进行解析。该词由"无"(没有)与"检"(约束、法度)组合而成,核心意义指缺乏约束、不受规范限制,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层含义:


一、行为层面的放纵失度

指人的言行举止失去节制、不守礼法规矩,带有贬义色彩。

古籍例证: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记载蔡邕批评时政:"而今之人,不务经术,好习小道……不修小节而无检。" 此处"无检"指士人不注重品行细节、行为放纵失矩。北宋《册府元龟·谏诤部》亦载唐太宗谓侍臣:"隋炀帝骄矜自负,无所畏惮,无检于言行",强调其言行肆无忌惮。

二、制度层面的规范缺失

指文书、制度缺乏审核机制或标准约束。

文献例证:

《魏书·刑罚志》论律法疏漏:"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法令无检,制物不中。" 指法令缺乏审查标准。葛洪《抱朴子·外篇·百里》批评吏治:"或官无检格,任情举荐",意为官职任命缺乏考核规范。


现代语义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无检"偶见于批判性表述,如"言论无检"指言语失范,"机制无检"指制度缺少监督,但需注意其属文言残留用法,日常表达更常用"失检""无约束"等替代词。学者研究指出,此类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续,主要依赖特定领域(如史学、法学)的学术话语体系。


参见: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

《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无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及用法:

一、没有法度或标准

指缺乏规范、准则或约束,常用于描述制度、行为等方面的无序状态。例如:

二、行为不检点

形容人言行放纵、不拘礼法。例如:


补充说明

“无检”多用于古籍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反义词为“有检”,但后者在历史文本中更为罕见。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如制度层面的“无标准”与个人品行的“不自律”存在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拜寿闭藏钗股篆婵联宸州次级大智电力点磨贰相風什分金浮采浮虚广裕官漏孤雌生殖贾人毫曹麾戈会哨讲章凈业金三品计士几所俊桀开沽开议克灭快炙背苦春头枯荑良乐邻并林树鹿糲冒处毣毣尨诡闹场炰煎穷奸极恶拳足嚷乱日增月盛赛例三九相公实况邰妃天泣同笔砚丸剂惟念相知衔石鸟谢钱羲黄信诚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