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楚的意思、吴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楚的解释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吴楚”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历史和文化维度进行解释,综合各权威来源的信息如下:

  1.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 指春秋时期的吴国与楚国,是周朝分封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吴国位于今江苏、安徽南部及浙江北部,楚国则占据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今湖北、湖南等地)。两国的争霸是春秋史的重要内容。
  2. 地理区域的代称

    • 泛指春秋时期吴楚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如杜甫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即描述这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3. 文化或政治对比的象征

    • 作为吴地和楚地的合称,常比喻不同区域或文化差异。例如《世说新语》提到“吴楚之士”时,隐含地域文化差异的对比。
  4. 汉代分封的诸侯国

    • 汉高祖刘邦分封的吴国与楚国,如西汉初年的“吴楚七国之乱”中的吴楚两国,辖地包括今江苏、安徽及周边区域。

补充说明:吴楚的地理范围随历史演变扩展,三国时期东吴的疆域甚至涵盖今浙江、福建、两广等地,而楚国在战国时期曾扩张至山东、江西一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吴楚

吴楚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的词汇,可以指代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种意义下,它指的是中国境内的两个古代国家——吴国和楚国;在另一种意义下,它泛指长江流域的地区,包括了现代江苏、浙江和湖北等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吴(五口)的部首是口,读音是“吴”,拆分的笔画有4画。

楚(木口)的部首是木,读音是“楚”,拆分的笔画有5画。

来源

吴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境内有很多强大的国家,其中吴、楚两国是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之一。吴、楚两国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许多交流和争斗,因此吴楚一词经常被用来表示这段历史时期。

繁体

吴楚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吳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吴”字的形状有所变化,以甲骨文为例,写作犬(狗)形,表示吴地的獠牙山;虎形,表示吴地凶险;又以“天”代替“口”,表示吴地环境复杂。而“楚”字则在篆书中写作象征古乐器琴的“按钮”形。

例句

1. 我们参观了长江流域的吴楚历史遗址。

2. 他们就吴楚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组词

1. 吴越:指吴、越两个古代国家,也可指合并后的江苏、浙江两个省份。

2. 楚辞:指楚国的文学遗产,也代表楚辞一类的文学作品。

近义词

1. 吴越:与吴楚相似,既指两国,也指两个省份。

2. 楚国:可作为吴楚的同义词,表示长江流域地区。

反义词

其他地名词汇,如齐燕、草原等。

别人正在浏览...

败臼白鷰碧芬壁龙筚门圭窦畅外厂址诚道冲子传说出放吹镑懵诈出薪篡辞村煞当家作主大礮大西米丢荒丢卒保车顿足捶胸阿房宫梵道凡微分夜钟分支分配器俘隶感恩图报高年级生遘闵闺窦过马厅鹤班合鬟猴姜蕙心兰质加笾嗟重寖近金雀救乏集苑镌灭辽东刘宝全旅资谩怜泥滑扭秧歌挈然秋吟时训舒眉堂姨铜商佗负脱腔落板五子登科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