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水匱 ”。1.犹今之水库。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臣欲乞指挥 汴口 以东州县,各具水柜所占顷亩数目及每岁有无除放二税,仍具水柜委实可与不可废罢。”《宋史·太祖纪一》:“甲戌,幸城南,观修水匱。”
(2).军事上的一种防御设施。 明 唐顺之 《条陈水运事宜》:“渠澮满野,因成水匱,制限胡骑,不得突越。”《明史·刘定一传》:“陆则纵横掘堑,名曰地网;水则瀦泉令深,名曰水柜。”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水柜扼 涪江 ,石门防 剑阁 。”
(3).商店的柜台。《金6*瓶6*梅词话》第五十回:“水柜上放着一瓶酒。”《金6*瓶6*梅词话》第五十回:“把酒推掀了,流在水柜上, 傅伙计 恐怕他湿了帐簿,连忙取手巾来抹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水柜汉语 快速查询。
“水柜”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指调节运河供水的蓄水工程,类似现代水库。主要用于航运或农业灌溉,多见于宋明时期文献。例如:
古代军事中利用蓄水工程作为屏障,限制敌军行动。例如:
明清小说中特指店铺内的柜台,例如《金瓶梅》中多次出现“水柜”描述酒铺陈设(、)。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及工程术语,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金瓶梅》《宋史》等原文(来源:、5、8、10)。
水柜是指用于储存水源或储水的设施。
水柜的部首是水,笔画数为十一画。
水柜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需要储存水源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出现了水柜这一概念。如今,水柜已经成为常见的词汇,用于描述储存水源的设施。
水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水櫃」。
在古代,汉字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水柜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水櫃」,字形更加古朴而有特色。
1. 我们家的花园里有一个水柜,可以储存雨水。
2. 镇上修建了一座大型水柜,为居民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水塔、水箱、蓄水池、水井、水泵
水库、水池、水槽
水瓶(指小容量的装水容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