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 陶潜 直率旷放,喜喝酒,朋友至,即取酒共饮,如己先醉,则谓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见《晋书·陶潜传》。后用为旷放直率的典实。 唐 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宋 范成大 《题请息斋》诗:“不惜人扶难拜,非关我醉欲眠。”
“我醉欲眠”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现多用于形容直率旷达的性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最早见于《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陶潜)与友人饮酒时直率旷放的行为:每当自己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了想睡觉,你可以走了)。《宋书·陶潜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说明这一典故在史书中被多次提及。
唐代李白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中化用此典:“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既展现友人间的随意,又暗含对陶渊明旷达风骨的追慕。
注:关于史书记载差异,《晋书》为唐代编修,《宋书》为南朝梁所撰,两者均记录陶潜事迹,但文字略有不同,体现不同时代对同一事件的叙述侧重。
《我醉欲眠》这个词形容一个人酒后疲惫困倦,即将入睡的状态。
《我醉欲眠》的拆分部首分别为:我(手部)醉(酉部)欲(欠部)眠(目部)。
拆分后的笔画为:我(7画)醉(10画)欲(6画)眠(11画)。
《我醉欲眠》这个词来源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词句:“我醉欲眠卧后庭,忽闻春尽强登楼。”意为酒后极度疲倦,不禁坐起,借醉酒打发时间。
《我醉欲眠》的繁体字为「我醉欲眠」。
古时候汉字写作「我醉欲眠」,与现代汉字写法相同。
1. 他参加了一个晚宴后,我醉欲眠,几乎无法保持清醒。
2. 昨晚他喝了太多的酒,今天早上仍然是我醉欲眠的状态。
1. 酒醉:喝酒过量,醉醺醺的状态。
2. 欲望:渴望、想要某件事物的心理状态。
3. 眼眠:眼睛困倦、想要入睡的状态。
近义词包括:我倦欲睡、我困欲眠、我疲倦欲寐。
反义词包括:我精神焕发、我清醒无比、我精力充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