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声词。《花城》1981年第1期:“三三两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飞着,嗡嗡营营地叫着。”《人民文学》1977年第3期:“ 杨秘书 那嗡嗡营营的声音……嘿,还用多听吗?”
“嗡嗡营营”是一个汉语象声词,主要用于描述持续不断的低沉声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该词通过叠字“嗡嗡”和“营营”组合,强化了声音的连续性和密集感。通常用于形容:
2. 发音与结构
3. 使用场景
多见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声音描写烘托环境氛围。例如描述自然场景中的虫鸣,或暗示人群的窃窃私语。
4. 近义词参考
类似词汇包括“嗡嗡作响”“营营之声”等,均属拟声表达,但“嗡嗡营营”更突出声音的绵延不绝。
提示:如需具体例句或更多用法,可参考《花城》《人民文学》等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嗡嗡营营》是一个成语,意为非常热闹、喧闹的样子。
《嗡嗡营营》的部首是“口”,共有20画。
《嗡嗡营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隐公二十八年》中的一句话:“林木皆燃,泉涸而鱼行,蜩与泽鹊嗡嗡然。”后来,嗡嗡和营营则被合称为“嗡嗡营营”,用于形容热闹喧闹的场景。
《嗡嗡营营》的繁体写法为「嗡嗡營營」。
在古代,嗡嗡营营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形音合一的方法没有改变。例如,可能会写作「嗡嗡罃罃」、「嗡喁罃罃」等。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贴满了红纸,灯笼高高挂,街道上热闹得嗡嗡营营。
根据《嗡嗡营营》的意思,可以衍生出一些相关的词语,如:嗡嗡声、营营业业、蜜蜂嗡嗡等。
与嗡嗡营营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热闹、喧哗、闹哄哄。
与嗡嗡营营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寂静、安静、冷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