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言大义的意思、微言大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言大义的解释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详细解释

亦作“ 微言大谊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用以指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奥意义。语出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乃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説,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 清 魏源 《<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 西汉 《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闢 东汉 马 郑 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章炳麟 《校文士》:“ 源 故不学,惟善説 满洲 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凌乱无序,小学尤疏繆,而詡詡自高,以为微言大义在是,其持论或中时弊,而往往近於怪迂。” 孙犁 《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立法, 中国 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言大义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指精微的言辞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该词出自《汉书·艺文志》中“昔仲尼没而微言絶,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原指孔子及其弟子通过简练的言语传递儒家经典的核心思想。

从语义构成来看,“微言”指精炼隐微的言辞,“大义”则指根本的义理。二者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言近旨远”的表达智慧,《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含蓄微妙的言辞,精深切要的义理”(《汉语大词典》第7卷)。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强调其“用简洁语言表达深刻含义”的语言特征。

该成语常用于学术研究领域,特指对典籍的阐释方法。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微言大义,必待学者深思而自得”,说明其解读需要结合文本语境与历史背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当代语言应用中,既保留着解读经典的学术意义,也延伸至日常交流中“言简意赅”的表达艺术。

网络扩展解释

“微言大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ēi yán dà yì,其核心含义是通过精微简短的言辞表达深刻的道理或宏大的意义。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出处与背景


应用场景

  1. 文学与学术:评价经典著作或文章,如“《论语》中常以微言大义揭示人生哲理”。
  2. 日常表达:在演讲、写作中,用简练语言传递深刻观点。
  3. 文化批评:指某些言论表面含蓄,实则内涵丰富,需深入解读。

近义词


示例


通过结合经典出处与现代用法,可更全面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刻性与实用性。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案例,可参考《汉书》或相关儒学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次抱住葫芦不开瓢边劳不贰过苍黄反复差跌常住奴成算在心彻首彻尾哆口吃辣麪出家代叙单居断头香遁耕风尘碌碌风狸忿噪古度龟缩跪踏板红袂宏器回思謇谏见事交爵诘曲聱牙劲峭警事羁思豤请连缉卖解毛毳民祗莫府排儿切结青要清治起心泉音褥位穑督省惜折易时化十科施受屎桶舒齐随和泰甚他心屠劋戊夜乡学销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