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唯然的意思、唯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唯然的解释

独有貌。《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歷听岂多士,唯然覯时哲。” 张铣 注:“覯,见……言歷听岂有多士,然独见 僧达 可为时哲矣。”

微弱貌。唯,轻应声。《列子·仲尼》:“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唯然"是古汉语中表应答的复合虚词,由应答词"唯"与词缀"然"组合而成,主要见于先秦典籍。该词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释义 作应答副词时表示谦卑应诺,相当于现代汉语"是的""遵命",常见于君臣、师徒对话场景。如《礼记·曲礼》郑玄注:"唯,恭也。"《论语·里仁》集解:"孔曰:'唯谓速应答也。'"

二、语源分析 "唯"本为象声词,《说文解字》释其"诺也,从口隹声",在甲骨文中已用作应答之辞。"然"作词缀始于战国时期,起加强语气作用,与"唯"组合后形成双音应答词,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趋势。参考《汉语大词典》"唯"字条释义。

三、用法说明

  1. 单独成句:多用于下对上的即时回应,如《论语·阳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何晏注引孔安国曰:"唯然,故急对"
  2. 句首连用:常与"虽""则"等连词配合,构成"唯然,故..."的推论句式,见于《庄子》《吕氏春秋》等诸子文献。

四、权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23修订版)第587页专门论述该词用法,指出其应答功能在秦汉后逐渐被"诺""是"替代。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词缀研究》第四章第二节考证了"然"作为副词词缀的演化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唯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后的详细解释:

一、主要含义

  1. 独有貌
    指事物独有的状态或特征。出自《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歷听岂多士,唯然覯时哲。”张铣注:“言歷听岂有多士,然独见僧达可为时哲矣。”

  2. 微弱貌
    形容声音或存在感轻微。源自《列子·仲尼》:“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二、其他语境用法

三、使用注意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文选》《列子》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奥援白发郎官稗沙门板烟摽摘闭戹冰棱博学不体痴心妄想丛恶村蛮迵迵奋发有为符徵根水格种含辞徽烈甲门豭豨鸡伏鹄卵井旟客死他乡掠盗恋情缭掉离本僥末立德猎具六一翁龙骧凤矫纳衣捏报漰濞坯布青阿青衿人代塞蔽山房闪击蜃竈势要石子儿手折守株摅骋四王宿庐诉事桃花扇天产问察窝藏沃畴鲜浄衔耀亵玩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