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licate;subtle;tricky]∶深奥玄妙
微妙的处境
(2) [fine]∶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问题
(3) [subtle]∶必须细心掌握,否则随时都可能出差错的
微妙的乐趣
(1).精微深奥。《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閎远微妙,緼奥难见。”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祕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与之言,微妙玄远,多出意表。”
(2).指精微深奥的道理。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孟宗献 ﹞坐卧讽咏深思,已而尽得其法,下笔造微妙,再试,魁於乡、於府、於省、於御前,天下号 孟四元 。” 阿英 《盐乡杂信四》:“不知我佛如来,跑到森林中四十九日悟道时,亦曾参透此中微妙否?”
(3).谓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多一个人,我就不至于孤掌难鸣,而且,在微妙的关头,您又懂得怎样转换空气,把事情缓和下去。” 张洁 《沉重的翅膀》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相当微妙。得失全在反掌之间。”
(4).精细巧妙。《孙子·用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荀子·议兵》:“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 杨倞 注:“微妙,精尽也……诸侯有能精尽仁义,则能起而兼危此数国。”
(5).犹细小。《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 高诱 注:“微妙,犹细小。”
“微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ēi miào,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微妙”一词兼具“精巧性”“深奥性”与“复杂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
《微妙》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微小、细微或者难以捉摸的特性。
《微妙》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彳”和“彡”三个部首,在简化汉字中的总笔画数是9画。
《微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不器。”这句话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修养、道德和品质应该高尚而微妙,而不是普通的器物。
繁体字“微妙”的写法是“微妙”。
在古代,字形会有些许差异,字形写法“微妙”与现代简化字略有不同,但整体上依然可辨认。
1. 他相貌普通,但他的微妙笑容令人难以忘怀。
2. 这幅画的色调微妙地展现了岁月的变迁。
3.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寓意微妙,读后令人沉思良久。
微妙细腻、微妙敏感、微妙差别、微妙变化、细微而微妙。
微妙的近义词有:微小、细微、巧妙、精细、微细、婉妙。
微妙的反义词有:明显、明确、明白、明了、粗糙。
傍照毕门簸动才料残疾人操翰缠绕茎谶兆赤岬楚縠垂文踔起楚玉大肠杆菌大海捞针玳轴捣气大运河法律行为方便旗烦怀伐树丰屋蔀家凤字覆落覆逆橄榄球孤艇鼓枻鹤植黄白物积累惊眼稷穑旧观计值露桡漫语没作理会处明暗嚬眉菩萨蛮慊苦癯劣三桑上网世雄寿妇特産剔留秃鲁悌友頽天颓垣断堑屯籍丸子魏两文人画陷落计中县学现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