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唯利是求 ”。亦作“ 唯利是图 ”。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 晋 出入,余唯利是视。”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徵赋严切,唯利是求。”《陈书·虞荔传》:“此数人者,将军所知,首鼠两端,唯利是视。”《隋书·百官志上》:“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唯利是求,暴物乱政。”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九:“ 张虔釗 多贪……心与口背,唯利是求。” 徐迟 《火中的凤凰》:“他们唯利是图,以低价得到精品,以高价向外兜售。” 陆文夫 《小贩世家》:“从唯利是图变得大公无私。”
“唯利是视”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人只追求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感受或道德准则。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一切行为以利益为核心,将个人得失置于首位。常用于批评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的行为,如《三国志》评价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成语 | 侧重点 |
---|---|
唯利是图 | 强调贪图利益的行为 |
见利忘义 | 突出为利益背弃道义 |
利欲熏心 | 侧重利益蒙蔽心智 |
该成语通过多个历史文献用例,形成了对极端利己主义的经典批判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多含强烈贬义色彩。
《唯利是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它表示一个人只追求个人利益,对他人的处境漠不关心。
《唯利是视》由三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唯:口部,8画
利:刀部,7画
视:见部,11画
《唯利是视》最早出现在明代戴震的《谏草》一书中。它强调了一个人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
《唯利是视》的繁体写法为「唯利是視」。
在古代,「视」字的写法为「視」,它包含了一个旁字「见」,表示用眼睛去观察和看待事物。
他是个唯利是视的人,从来不顾及他人的处境。
唯心主义、独善其身、自私自利
利欲熏心、唯利是图
大公无私、兼顾他人利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