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唯利是視的意思、唯利是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唯利是視的解釋

亦作“ 唯利是求 ”。亦作“ 唯利是圖 ”。以利為着眼點。謂一心隻顧謀取利益。《左傳·成公十三年》:“餘雖與 晉 出入,餘唯利是視。”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徵賦嚴切,唯利是求。”《陳書·虞荔傳》:“此數人者,将軍所知,首鼠兩端,唯利是視。”《隋書·百官志上》:“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氣類者,唯利是求,暴物亂政。”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九:“ 張虔釗 多貪……心與口背,唯利是求。” 徐遲 《火中的鳳凰》:“他們唯利是圖,以低價得到精品,以高價向外兜售。” 陸文夫 《小販世家》:“從唯利是圖變得大公無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唯利是視”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人隻追求自身利益,不顧他人感受或道德準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一切行為以利益為核心,将個人得失置于首位。常用于批評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的行為,如《三國志》評價呂布“輕狡反複,唯利是視”。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的“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2. 演變形式:後世衍生出“唯利是圖”“唯利是求”等同義表達。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對比

成語 側重點
唯利是圖 強調貪圖利益的行為
見利忘義 突出為利益背棄道義
利欲熏心 側重利益蒙蔽心智

五、典型例句

  1. 《三國志》評呂布:“輕狡反複,唯利是視”;
  2. 南朝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徵賦嚴切,唯利是求”。

該成語通過多個曆史文獻用例,形成了對極端利己主義的經典批判表達。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多含強烈貶義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唯利是視》的意思

《唯利是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隻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它表示一個人隻追求個人利益,對他人的處境漠不關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唯利是視》由三個漢字組成,每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唯:口部,8畫

利:刀部,7畫

視:見部,11畫

來源

《唯利是視》最早出現在明代戴震的《谏草》一書中。它強調了一個人過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利益的自私行為。

繁體

《唯利是視》的繁體寫法為「唯利是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視」字的寫法為「視」,它包含了一個旁字「見」,表示用眼睛去觀察和看待事物。

例句

他是個唯利是視的人,從來不顧及他人的處境。

組詞

唯心主義、獨善其身、自私自利

近義詞

利欲熏心、唯利是圖

反義詞

大公無私、兼顧他人利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