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纬书与《尚书中候》的合称。亦为纬书的通称。《后汉书·方术传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 箕子 之术, 师旷 之书,纬候之部,鈐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 李贤 注:“纬,七经纬也。候,《尚书中候》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迭。” 明 宋濂 《唐思诚墓铭》:“相与辨诸子是非,凡九十种;餘及僻隐纬候之书,又数十家。”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洛书》:“且神龟背负,经典无文,其説皆出于纬候。”参见“ 纬书 ”。
(2).谶纬之学。多指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北齐书·宋景业传》:“明《周易》,为阴阳纬候之学,兼明歷数。”《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 师周 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帝閲 护 书记,有假託符命妄造异谋者,皆坐诛;唯得 庾季才 书两纸,盛言纬候灾祥,宜返政归权,帝赐 季才 粟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中大夫。” 胡三省 注:“纬,谓七纬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则为灾。候,谓月令七十二候,失节则为灾。”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郭子兴本姓陈》:“ 元 末有 陈某 者,不知何许人,精识纬候,知王气在东南。”
纬候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源于古代天文历法与占卜体系,其释义需结合字源、典籍及学术研究综合阐释:
纬候(wěi hòu)指古代通过观测星象(尤指行星运行)与物候变化,推测吉凶、节气及农时的知识体系。
典籍佐证:
《后汉书·方术传》载:“纬候之部,占验吉凶。” 指通过星象与物候的关联预测人事祸福。
天文与占卜结合
纬候体系融合天文观测(如五星盈缩)、物候规律及阴阳五行理论,构成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实践。例如《尚书·尧典》以星象定四时,即为早期纬候思想的雏形。
谶纬文献的载体
汉代谶纬之学盛行,“纬书”常假托孔子所作,内容包含星象符命、灾异预言(如《河图》《洛书》)。纬候作为其技术支撑,为谶纬提供“天象验证”。
纬候体系虽含迷信成分,但体现了古人探索自然规律的智慧:
学术定义: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释“纬候”为:“星象与物候。古代占验吉凶之术。”
古人通过观测太阳视运动确定节气,其黄经公式可简化为:
$$ text{节气时刻} = T_0 + frac{360^circ}{24} times n
$$
其中 $T_0$ 为冬至点,$n$ 为节气序号,体现天文与物候的数学关联。
参考文献
“纬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或查阅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班锡北亳拨捐程子衣齿如齐贝刺透村卷戴头而来打襇法乐范文澜飞狐道拂曙亘代欱纳讧乱鸿縻坏坯子夾囊简御骄竖夹塞儿金矿金紫继绍开延肯要枯槁客老人院脸红耳赤漓漓拉拉喷火器劈柴披裘弃远七政趋操襦袴三舞上炕剩男石斗食藿悬鹑守龟疏远讨情梃击颓陇颓唐违逆温泔清幄殿五分闲淡响金白银仙航显目先农坛谢媒红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