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纬书与《尚书中候》的合称。亦为纬书的通称。《后汉书·方术传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 箕子 之术, 师旷 之书,纬候之部,鈐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 李贤 注:“纬,七经纬也。候,《尚书中候》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迭。” 明 宋濂 《唐思诚墓铭》:“相与辨诸子是非,凡九十种;餘及僻隐纬候之书,又数十家。”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洛书》:“且神龟背负,经典无文,其説皆出于纬候。”参见“ 纬书 ”。
(2).谶纬之学。多指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北齐书·宋景业传》:“明《周易》,为阴阳纬候之学,兼明歷数。”《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 师周 勇健豪侠,颇通纬候、兵书。”《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帝閲 护 书记,有假託符命妄造异谋者,皆坐诛;唯得 庾季才 书两纸,盛言纬候灾祥,宜返政归权,帝赐 季才 粟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中大夫。” 胡三省 注:“纬,谓七纬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则为灾。候,谓月令七十二候,失节则为灾。”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郭子兴本姓陈》:“ 元 末有 陈某 者,不知何许人,精识纬候,知王气在东南。”
“纬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或查阅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纬候,读作"wěi hòu",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纟(纟是纺织品相关的部首)和侯(侯是表示人的部首)。所以,它的部首分别是纟和人。根据笔划的数目,纬候的笔画为10画。
纬候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一开始是指官员、王子或贵族按照仪式排列成一列的样子。后来,它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意思,表示按照规定的顺序或者次序典礼性地所做的一些行动或活动。
在繁体字中,纬候的写法为緯候。它们的字形基本相似,只是繁体字的线条更加复杂。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纬候的表示方式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因为汉字的形状和结构经过了演变和历史的变革。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在古代文献中查找相关的资料来了解其古时候的写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纬候的例句:
除了纬候,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在意义上与纬候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是随侯,表示不按照规定次序或仪式的行动。
总之,纬候是一个表示按照规定次序或典礼性地进行活动的词语。它来源于古代汉语,拆分部首为纟和侯,具有10画,并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略有不同。通过例句和相关词语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纬候这个词的意义。
罢钱备利辨颠帖驫驫水伯仁不可告人朝拜巢笙车蹬斥力春卿丹霞山鼎言东奔西窜东村女断瓦残垣蠹丛幡信風法佛顶菊复种宫袖贯船滚钩过子含殓黑松逭遁黄油鹄年囏劬进言谨状九花距石居歆客曹老劣林阜临危受命配餐裒汇穹谷驱率曲要荣泽桑丘寿光兽头顺爱暑湿松椿嵩厚台严焘奡桃枝頽形亡逋婺女显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