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声威和恩泽。《后汉书·邓训传》:“ 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 延熹 中, 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 ,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 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2).犹刑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关于“威恩”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声威与恩泽的结合
指通过权威震慑(威)与恩惠感化(恩)两种手段结合的管理方式,常见于古代治国或治军策略。例如《后汉书》记载:“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体现对外族的威慑与安抚并施。
刑赏的代称
在政治语境中,“威恩”也指刑罚与奖赏的统称,如《三国志》提到“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强调统治者通过赏罚分明来维持秩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古籍,或访问沪江在线词典查看权威释义。
《威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威”和“恩”。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威”是一个具有强烈气势和权威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为女(示意“女性”)和戌(表示“军事”),拥有威力的军队就是女性(即王后)有威力。它的笔画有8画。源自古代汉字,可写作繁体字“威”。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威”的字形为“微”加上“女”,表示女性微弱之下展现的力量威严。例如,古代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威风凛凛”、“权威”等用法。如今,“威”通常用于强调某人或某事物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和威严感。
“恩”有恩惠和恩典的含义,表示对他人的好处或仁慈。它的拆分部首为亻(表示“人”)和二(象征“双人”的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和互施恩惠。它的笔画有10画。同样源自古代汉字,可写作繁体字“恩”。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恩”的字形为“二”下面加上“宀”(表示“房屋”),表示在一个房屋里两个人,象征着亲密关系和恩典。例如,“恩情”、“恩人”等用法。现代中文中,“恩”通常用于描述亲人、朋友或上级对下级的好处和仁慈。
1. 他的威严和恩慈使得他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位伟大领袖。
2. 他以自身的威势和感恩心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欢心。
威胁、威风、威风凛凛、恩情、恩人、恩典
威力、威严、威风凛凛、德性、仁慈、恩典
谦逊、和善、卑微、仇恨、敌意、怀恨
暗度兵舰擘纑薄言怵栗大年三十鼎饪法界观方先生佛郎机炮割地求和桄榔须很子訇訇洪钧侯史荒张回嗔作喜尖顶木驴介眉吉服金券籍戎寄生虫纪叙聚敛扣屎盔子枯寒剌戾詅嗤符林学露饮棉连纸糜烂末毫幕罗畞钟纽约[市]农事乞两求全之毁融冶入会绳规使节手格水晶塔私徒谈机贪溺铜刻头水船吞剥亡灵无愧色象人小户人家小猫熊小旻西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