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拿讹头的意思、拿讹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拿讹头的解释

亦作“ 拿囮头 ”。讹诈、勒索作奸者的钱财等。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嵇山会馆唐大士像》:“居间曰擸縴,指称曰太岁,勒胁曰拿讹头。”《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杜少卿 同 武书 听了一听,纔晓得是人来买綉香囊,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囮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駡了一场。”亦省作“ 拿讹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把儿子 骆有莪 补了校尉,跟了人缉捕拿讹,也赚了许多横财,置房买地。”参见“ 拏讹头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拿讹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ná é tóu,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欺诈、敲诈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词语构成


三、使用场景与文献例证

  1. 文学作品:
    • 《儒林外史》中描述“喇子想来拿囮头”(“囮头”与“讹头”同义),指无赖借机勒索。
    • 《醒世姻缘传》提到“拿讹头”是校尉缉捕时赚取横财的手段。
  2. 现代语境: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现代口语中较少见,但可引申为对欺诈行为的批判。

四、相关概念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帝京景物略》《醒世姻缘传》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拿讹头的意思

拿讹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拿住罪犯的头领。它多用于比喻在斗争中,抓住敌人的主要领导或核心人物,从而削弱他们斗争力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拿讹头的部首是手(扌)和讠,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左边的手和右边的讠。它的总笔画数为22画,其中手部的笔画数为3,讠部的笔画数为9。

来源

“拿讹头”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原指在斗争中捉住敌人的首领。后来,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比喻捕捉到罪犯的首要人物。

繁体

《拿讹头》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拿訛頭」。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字典上的讹字形,讹的古字写作“訛”。拿的古字写作“扝”。头的古字写作“首”。组合在一起就是“拿訛首”。

例句

1.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英勇的军队拿讹头,使敌人陷入了混乱。

2. 这次行动我们必须拿讹头,才能真正击溃敌人。

组词

拿讹头可以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例如:
- 拿住落后分子
- 拿牢穷凶极恶
- 拿下主要据点
- 拿下老巢
等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拿讹头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捉拿归案、抓住要害、铲除恶势力等。
与拿讹头意思相反的成语有:犯上作乱、逃之夭夭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