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摄的意思、纠摄的详细解释
纠摄的解释
亦作“糺摄”。督责整饬。《晋书·慕容暐载记》:“风頽化替,莫相纠摄。”《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是以百姓困弊,寇盗充斥,纲頽纪紊,莫相纠摄。”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同年至宰辅而身下寮,则不敢讲敌礼也,遇公事糺摄不避矣。”
词语分解
- 纠的解释 纠 (糾) ū 缠绕:纠缠。纠纷。 矫正:纠偏。纠正。 集合(含贬义):纠合。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摄的解释 摄 (攝) è 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 保养:摄生。摄重(恘 )。珍摄。 代理:摄行(妌 )(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捕捉:勾摄。 迫近:“摄乎大国之间”。 古同“慑”,怕,使
专业解析
“纠摄”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字源和古籍用例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
- 纠
《说文解字》释为“绳三合也”,本义指绞合的绳索,引申为缠绕、集结、矫正(如“纠错”)、督察(如“纠察”)等义。
- 摄
《说文解字》注“引持也”,本义为牵引提持,引申为统辖(如“摄政”)、治理(如“摄事”)、收敛(如“摄敛”)等义。
二、复合词“纠摄”的释义
“纠摄”属同义复合词,强调通过约束、整顿实现管辖治理,核心含义为:
督察整饬,管辖治理。
具体表现为:
- 监督纠察:对行为或事务进行监察与规范(如《后汉书》载“纠摄非法”);
- 统辖整顿:对人员或组织进行管辖与整肃(如《宋书》用“纠摄一州”);
- 约束收敛:使散乱无序的状态归于整饬(如《资治通鉴》述“严加纠摄”)。
三、古籍用例佐证
- 监察规范
《后汉书·百官志》:“执金吾掌宫外戒司……纠摄非法。”
(指执金吾职责为督察宫外违规行为。)
- 统辖治理
《宋书·刘道济传》:“刺史常遣纠摄,而怙恃权豪,不畏纠摄。”
(描述豪强无视刺史的管辖整饬。)
- 整肃纪律
《资治通鉴·唐纪》:“军中嚣乱,请严加纠摄。”
(建议对军队混乱状态严厉整顿。)
四、现代关联与同义词
- 近义词:督察、整饬、辖治、绳纠(如“绳愆纠谬”)。
- 概念延伸:与现代“监管”“整顿”“约束”等词部分义项相通,但“纠摄”更侧重权威性的管辖行为。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纠摄”词条释为“督察整饬”。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纠摄”释义“督察管辖”。
-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对“纠”“摄”本义及引申义的考释。
- 二十四史原文数据库(如中华书局点校本):提供古籍用例语境。
(注:因古籍原文数据库多为付费资源,此处不提供直接链接,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检索上述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纠摄”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核心解释:指“督责整饬”,即通过监督和整顿来纠正错误、调整偏差。部分文献中亦写作“糺摄”。
二、文献来源与用法
- 古代典籍:
- 《晋书·慕容暐载记》记载:“风頽化替,莫相纠摄”,指社会风气败坏时缺乏有效整顿。
- 《资治通鉴》提到“纲頽纪紊,莫相纠摄”,形容纲纪混乱而无人监督修正。
- 明代用例:王世贞在《觚不觚录》中用“糺摄”描述公事中的整顿行为。
三、使用场景
- 适用领域:多用于描述对制度、行为或风气的监督与规范,如社会治理、组织管理等领域。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对错误言行的批评指正,常见于教育或工作场景。
四、补充说明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资治通鉴》等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包瓜标异逼绰刀子堛然亳丘子不愤不启敕牓惆惕出禄储与刺面刀芒点饥调革蝶魂东面东秦洞爥斗腕躲匿改嘴干硬高圆公害官都含垢弃瑕好天良夜嚎啸拫治滑轮狐鸣狗盗获谷藿香火戏儿肩摩毂接监丧进港经纱罽衣廥廪廪台鲁智深米狂目録蹑蹬挪挲配贰清省情逾骨肉然否仍孙荣叟山塍声名人澌澌脱货猬须蕰崇诬滥小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