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阙的意思、亡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阙的解釋

亡缺。散失殘缺。《後漢書·胡廣傳》:“初, 楊雄 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舊唐書·經籍志上》:“于時祕書省經書,實多亡闕,諸司墳籍,不暇讨論。”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禮文亡闕,無若近時,而婚喪尤為乖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阙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用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缺失、遺漏”,亦可引申為對重要事物的損毀或中斷。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亡”通“無”,表“失去”義;“阙”本指宮門前兩側的樓觀,後引申為“空缺、缺陷”。二者結合後,“亡阙”在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典章制度、禮儀規範的缺失,例如《宋書·禮志三》載:“喪亂以來,儒家之教漸替,禮儀亡阙,不可複行”。

該詞在古漢語中常出現于史書及政論文本,如《南齊書》提及戰亂導緻“典籍亡阙,禮樂不存”,強調文化傳承的斷裂。現代漢語中,“亡阙”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制度時仍具學術價值,例如學者分析唐代禮制改革時,會引用“陵廟祭祀,多有亡阙”佐證制度變遷。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南齊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亡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引申與用例

  1. 文獻或禮制的缺失
    多用于描述古籍、禮法因年代久遠或戰亂導緻内容不完整。例如:

    • 《後漢書》提到楊雄的《十二州二十五官箴》中“九箴亡阙”;
    • 《舊唐書》記載唐代秘書省藏書“實多亡阙”。
  2. 人才或職位的空缺
    引申為組織或國家因關鍵職位無人擔任而陷入困境。例如:

    • 古代“阙”指宮門守衛官員,“亡阙”可比喻重要職位空缺導緻政務停滞。

三、相關文獻

四、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後漢書·胡廣傳》或宋代《雞肋編》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拗口令邊難閉拒兵貴先聲避瘟財神爺裁剸茶葉蛋沖打春神翠圍珠繞刀槊大徐吊扇叮當響斷務對鄰方折犯谏反心改版隔生官監阖阊鹖雞冠橫穢降榻揭底街號巷哭潔羞雞園窭小科役狼顧麕驚老調子連片離悰莅臨柳儀曹路燈沒天理枚子鳴玉宴鬧标敲竹杠起信曲盡詩中有畫束聯說話厮禁談士甜句兒通藝王佐才闱門亹亹穆穆無冬曆夏鄉約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