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亡缺。散失殘缺。《後漢書·胡廣傳》:“初, 楊雄 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舊唐書·經籍志上》:“于時祕書省經書,實多亡闕,諸司墳籍,不暇讨論。”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禮文亡闕,無若近時,而婚喪尤為乖舛。”
“亡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文獻或禮制的缺失
多用于描述古籍、禮法因年代久遠或戰亂導緻内容不完整。例如:
人才或職位的空缺
引申為組織或國家因關鍵職位無人擔任而陷入困境。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後漢書·胡廣傳》或宋代《雞肋編》等原文。
《亡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殘缺不全、不完整,指缺少了部分内容或要素。
《亡阙》的部首是“阝”、“阜”。
《亡阙》的總筆畫數是20畫,其中“亡”字5畫,“阙”字15畫。
《亡阙》的意思源于古代文獻中的記載,用于描述一些缺少或遺失了重要内容的文物或史書。
《亡阙》的繁體字為「亡闕」。
古時《亡阙》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亡”字可能寫作“亾”,而“阙”字可能寫作“闕”。
1. 這本書的第一章缺少了幾頁,成了一本亡阙之作。
2. 這幅畫作經年累月,已經出現了多處亡阙之處。
亡如亡拳、亡國、亡命、亡羊、亡命之徒。
阙如阙開、阙下、阙回、阙事、阙失。
缺失、不全、不完整、殘缺。
完整、完整無缺、完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