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stinate;perverse] 非常固执
顽梗不化
(1).愚妄而不顺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二年》:“其地在 大河 之南,连接 河 岷 ,部族顽梗。”
(2).指愚妄而不顺服的人。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以智计销顽梗,以德惠抚疲瘵。” 清 郑燮 《范县》诗:“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户头总催说》:“而各甲每有顽梗延捱,又别设滚单,令其逐户挨催,以少节甲长之劳。”
(3).形容山势陡直,无幽曲之胜。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 黟山 顽梗,无巖壑足以登临。”
(4).暴起,突出。 洪灵菲 《流亡》七:“他恨自己终有点生得太蠢,几根瘦骨格外顽梗得可悲。”
“顽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án gěng,主要含义为愚妄不顺服、非常固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具体语境,可参考《续资治通鉴》或明清文集。
顽梗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坚持不懈、不屈服的意志。形容一个人有坚强的品质和毅力,不被困难和挫折所打败。
顽梗的拆分部首是木,笔画数为15。
顽梗一词最初出现在《史记》中,其中《龙纪》一篇提到“安丰萧寅者,资治之名士也……中世不知所终。传子比,子比有将才,而行顽梗。”这表明顽梗一词在古代已经存在。
顽梗的繁体字为「頑梗」。
古代书法常常有变化,顽梗在古时候也有不同的写法。比如在金文和篆字中,顽梗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
1. 他是一个顽梗的探险家,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2. 她用顽梗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坚持了多年的治疗。
顽梗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语,如:
1. 顽梗不拔:形容坚持到底,毫不动摇。
2. 顽梗不化:形容思想、信念坚定,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3. 顽梗抗争:形容坚决抵抗、反抗。
1. 坚韧:表示坚强、不易受到外界影响。
2. 坚毅:表示意志坚定,不退缩。
3. 坚定:表示信念坚决、不动摇。
1. 虚浮:表示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外界诱惑。
2. 优柔寡断:表示犹豫不决,没有坚定的立场。
3. 退缩:表示不敢面对困难,逃避挑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