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玉英,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2).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琼蕊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由“琼”与“蕊”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美玉般的花蕊,后引申为珍稀的花卉、晶莹的露珠或雪花的雅称,常象征高洁、珍贵之美。以下是具体解析:
二字结合后,“琼蕊”字面意为“如玉雕琢的花蕊”,强调其晶莹剔透、珍贵脱俗的特质。详见《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卷4,第271页。
象征珍稀花卉
古典文学中常以“琼蕊”喻指名贵花卉,如梅花、兰花。唐代吕岩《题凤翔府天庆观》中“琼蕊花开不委尘”,即以琼蕊代指高洁之花。
来源:《全唐诗》卷859,中华书局,1960年。
比喻自然灵物
来源:《文选注》卷2,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
“琼蕊”承载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升华,融合玉的温润与生命的灵秀,成为超脱凡俗、德行高洁的意象符号。宋代朱熹《朱子语类》评“琼蕊之词”时,强调其“托物言志”的审美功能。
来源:《朱子语类》卷138,中华书局,1986年。
“琼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由“琼”和“蕊”组成:
玉英或玉花
古代文献中常以“琼蕊”代指玉的精华,如张衡《西京赋》中“屑琼蕊以朝餐”,李周翰注解为“玉英”。李白《古风》中“崑山採琼蕊”也以此喻指玉的灵性。
白色花的雅称
晋代陆机《拟涉江采芙蓉》用“琼蕊”形容山间白花,杜甫《夔州歌》则以“琼蕊”描绘白花飘落之景。此用法多用于诗词,赋予白色花卉高洁意象。
比喻精华部分
作为成语时,指事物最美好、最核心的内容,如书籍的精彩章节或人的卓越才能。
“琼蕊”既承载自然之美的具象描绘,又蕴含对精神境界的抽象升华,是汉语中兼具文学性与哲理性的典型词汇。
八牕玲珑白眼珠子玻瓈泉裁服长悌陈诗传化初昔出震继离丛巧大厎定光佛杖兜铃都美二部制纷华敷奏竿头日上高牙大纛恭贺新禧工奇鬼侯河澳加盖介蒂精汰獧佻磡头类人猿寮檐临鉴络脑密塞目测惬望寝床杞人忧天耆寿啓手啓足七弯八拐三尺之孤生防绳检省解神御蛇皮癣实事逝物霜镝双眼皮水晶钉四棱搜索枯肠算盘速断吐车茵讬乘后车卫守橡皮膏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