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意思、冯友兰的详细解释
冯友兰的解释
冯友兰(1895-1990) : 中国哲学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曾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在40年代著有《新理学》等书,很有影响。著作还有《中国哲学史》等。
词语分解
- 冯的解释 冯 (馮) é 姓。 冯 (馮) í 古同“凭”,凭借,依靠。 马行速。 笔画数:; 部首:冫;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和成就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与教育背景
-
早年成长
冯友兰生于书香世家,7岁开始接受传统儒家经典教育,学习《诗经》《论语》等典籍,后进入新式学堂。其父冯台异为清末进士,母亲吴清芝对其早期教育影响深远。
-
求学经历
-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
二、学术与职业经历
-
教学与行政职务
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及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等职,主导多所高校哲学学科建设。
-
学术贡献
- 哲学史研究:代表作《中国哲学史》系统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奠定学科研究基础。
- 哲学体系构建:提出“新理学”思想,著《贞元六书》,融合中西哲学,探讨文化现代化路径。
- 普及教育:《中国哲学简史》以简明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人生的境界》被编入中学教材。
三、思想与影响
-
“人生四境界”说
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层,强调哲学对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
现代新儒家地位
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吸收西方哲学方法,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四、主要著作
- 《中国哲学史》(两卷本)
- 《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版)
- 《贞元六书》(包括《新理学》《新事论》等)
- 《中国哲学史新编》(晚年修订)
五、历史评价
冯友兰的学术生涯跨越民国至新中国,其思想体系既受时代变迁影响,也保持了独立精神。尽管晚年因政治环境受到争议,但他对中国哲学学科的开创性贡献仍被广泛认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思想细节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其原著或权威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冯友兰》这个词是冯友兰先生的名字。这个词可以分解为三个部首:冫(魚首)、口(豕头)、女(女子旁),共计5个笔画。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学者,他在哲学、宗教、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这个词的来源是冯友兰先生的姓名。冯友兰先生出生于1902年、逝世于1996年,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很有深度,影响了许多人。冯友兰先生的名字以简洁、明快的方式体现了他独特而深刻的思想。
《冯友兰》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因时代演变而有所不同,但是冯友兰这个词的基本形态和意义并没有改变。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句:冯友兰的学术研究给了我很多启发。
其他与《冯友兰》有关的词汇包括:冯友兰学派、冯友兰研究、冯友兰思想等。这些词汇在学术界常常被使用,用来指代冯友兰先生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与《冯友兰》相近的词汇可能包括:冯学、冯家、友兰等。这些词汇可能与冯友兰先生有所联系,但具体含义可能有所区别。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冯友兰》相关。冯友兰先生的名字并没有与特定的反义词相对应。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八顾扳机伴食宰相崩迫变形虫裁中产气察议晨鴈驰传捶掠窜走大捞一把风品膏晷梗命个中人家工迟挂口贯弓鬼臼镐镐怀恨在心皇父诙辞尖拱煎盐嘉讯戟决记实老人与海六要龙德在田乱轰轰落泪梅州市杪曶蓦地睦忍判明辟灋破崖絶角千奴共一胆青徐秦腔栖身榷举日日容厝生贱水粉疏卤说漏嘴私士头风透物电光无边风月五杀乡场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