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万无一失 ”。绝无差错。《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清 龚翔麟 《珠江奉使记》:“舵工素与海习,虽卒遇颶母浮椒,亦万不失一云。”
“万不失一”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极其稳妥可靠,绝对不会出差错。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指事情成功的概率极高,或计划、措施极为周密,几乎不可能出现失误。强调绝对稳妥,毫无疏漏。
例句:
“这套应急预案经过反复推演,执行起来可谓万不失一。”
出自《韩非子·解老》:“万不失一者,言不失也。” 指言语或行动精准无误。
组合后强化“零失误”的绝对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极有把握。
引用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
极言稳妥可靠,毫无闪失。
引用参考: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辞海》(第七版)
形容计划或行动周密,绝无失误可能。
引用参考:夏征农,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史记·淮阴侯列传》
“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指通过观察骨相、容色和决断力判断命运,毫无差错。)
引用参考:[西汉]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论衡·雷虚篇》
“如用萧何计,万不失一。”
(形容计策绝对可靠。)
引用参考:[东汉]王充. 论衡[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通过以上解析,结合权威辞书与经典文献,可全面把握“万不失一”的语义内涵及使用语境。
“万不失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àn bù shī y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韩非子》《史记》等原典,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来源1、5、7)。
阿郎杂碎被盖沧茫惭赧程老乘幂陈首摧坚寸尺大红大琴大弦子戏等子彫楹多敢翻覆覆巢怫然不悦负违弗营高腔高眼鲽攻斗归籴雇赁暠皓昏挠架槽基本原则跻跻惊采绝艳经由咖啡款讬老枭癃老泯合逆袭瓯楼旁逸斜出劈烈评铨平展仆乘普淖潜流清裕权枉燃料油少时十二时盘授位睡神谈剑陶育通勤怢愉乌膏笑咧咧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