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密寡言”是一个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人不爱多说话,性格内敛深沉,不轻易表露情绪或想法。与“沉默寡言”含义相近,但更强调性格的沉稳和言语的克制。
源自《宋书·徐羡之传》:“[羡之]沉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
描述徐羡之性格内敛,喜怒不形于色。
适用于形容性格内敛、不轻易表达情感的人,常见于文学或历史人物描写。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语境,可参考《宋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沉密寡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沉静而内敛,不轻易示人,言语寡言少语。
《沉密寡言》中的三个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沉(沉水旁,五笔编码:30314):由三笔组成。
密(宀字旁,五笔编码:44535):由十二笔组成。
寡(宀字旁,五笔编码:44535):由十二笔组成。
《沉密寡言》的来源已无法考证,但在文化传统中一直有使用。它是借用自《论语·阳货》中的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沉密寡言》的繁体字为「沈密寡言」。
古时候《沉密寡言》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以下是古时候的写法:
沉:冘氵勹冖刀(读音:chen2)
密:宀子日心厂(读音:mi4)
寡:宀子戈(读音:gua3)
我认识一个人,他平时沉密寡言,但是非常聪明。
- 沉默寡言
- 沉思寡言
- 寡言少语
- 沉默寡言
- 内敛
- 高冷
- 开朗健谈
- 外向
- 热情大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