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刘伶酒 ”。
“刘伶锸”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主要与魏晋名士刘伶的放达行为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锸”指古代挖土工具(类似铁锹),如《说文解字》记载“鍤,郭衣鍼也”,后引申为农具。
“刘伶锸”字面可理解为刘伶随身携带的锹。
引申含义
该词代指纵酒放达、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典故源自《晋书·刘伶传》:刘伶常携酒乘车,命仆人扛锹跟随,称“死便埋我”,体现其不羁与豁达。
该词多用于诗文,如:
总结来看,“刘伶锸”不仅是一个工具名称,更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自由的哲学思考。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晋书》或魏晋文学研究文献。
《刘伶锸》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指插入竖直土坑时使用的工具。
《刘伶锸》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爪(⺧)。笔画数依次为:8画、4画、11画。
《刘伶锸》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农耕时期的农具。在耕地时,人们用铁制成的锸子插入土中,以松土、排水和改善土壤质量。
《刘伶锸》的繁体字为「劉伶鍤」。
古代《刘伶锸》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常见的古代写法有「劉靈鍤」。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规范也有所变化。
1. 他拿起刘伶锸,开始耕作田地。
2. 农民们纷纷使用刘伶锸,为春耕做准备。
刘伶锸的组词如下:
1. 坑刘伶锸
2. 铲刘伶锸
3. 短刘伶锸
与刘伶锸相近义的词语有:
1. 抄土锸
2. 挖土锸
3. 掘土锸
与刘伶锸反义的词语有:
1. 锄子
2. 锄头
3. 铲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