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给礼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遇癸亥, 神庙 景命三经厂,各做好事一永日,遣管事牌子赡礼。”
“赡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供给礼品”,具体解释如下:
根据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的记载,赡礼用于描述宫廷内特定场合下“派遣管事人员供给礼品”的行为。例如:“凡遇癸亥,神庙景命三经厂,各做好事一永日,遣管事牌子赡礼。” 这里指在祭祀或仪式中按规制备置礼品的职责。
该词多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常见于描述古代礼仪制度或宫廷事务。
需注意与“赡养”“礼节”等词区分:
若有进一步考证需求,可参考《酌中志》等明代史料原文。
赡礼(shàn lǐ)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赡”和“礼”。其中,“赡”的部首是赐,总笔画数是11画;“礼”的部首是示,总笔画数是5画。
《赡礼》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是古代帝王在享受国家赐予的封禄时所进行的仪式和礼仪。文化传统中,赡礼指的是子孙代代恭敬地瞻仰祖先,尊敬长辈、敬爱长者等行为。
《赡礼》的繁体字为「贍禮」。
在古时候,汉字「赡礼」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赡」的古字形为「贍」,加上「贝」,表示富贵的意思;「礼」的古字形为「禮」,在示的右侧加上更具体的意义「止」,表示行为规范。
1. 我们要孝敬父母,每年重阳节都会去给他们上贡赡礼。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赡礼一直被视为尊敬长辈和祖先的重要表达方式。
赡养、赡养费、封赐、封禄
尊崇、尊敬、恭敬、孝敬
冷落、忽视、怠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