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昌图的意思、昌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昌图的解释

(1).预示永昌帝业的图谶。古天子登祚,假托受命于天,故有膺箓受图之说。《南齐书·乐志》:“国猷远蔼,昌图聿宣。”《旧唐书·音乐志三》:“ 汜水 初呈祕象,温 洛 荐表昌图。”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挺天人之奇表,会王者之昌图。”

(2).犹宏图。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如游 扶桑 之都,迈武门之酷炎,羡维新之昌图;嘉 高 蒲 之秀烈,庶 王 朱 之令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昌图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渊源与地理含义的复合词。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昌”本义为光明、兴盛,《说文解字》释为“美言也”,引申为繁荣、旺盛之意;“图”原指版籍疆域,《周礼·天官》载“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后衍生出规划、疆土等义项。二者合称最早见于清代建制,雍正年间设昌图厅,取“昌明疆域,图治兴邦”之意,寄托统治者开发边疆、振兴地域的治国理念。

作为现代行政区划专名,昌图指代辽宁省铁岭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据《中国地名语源词典》记载,该地名定型于光绪三年(1877年),由原昌图厅改制为昌图府,民国时期降为县制。其命名逻辑遵循中国古代政区命名法则,通过吉语组合体现中央政权对东北边疆的开发意志。

在语用学层面,“昌图”一词承载着双重语义特征:既包含汉字本义传递的“昌盛宏图”美好愿景,又特指辽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实体。这种专名与通义的结合,符合汉语地名学中“以言志事”的命名传统,体现了语言符号与地域文化的高度融合。

网络扩展解释

“昌图”一词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预示永昌帝业的图谶
    指古代帝王登基时假托“受命于天”的祥瑞图谶,象征天命所归、帝业永昌。例如《南齐书·乐志》记载“国猷远蔼,昌图聿宣”,《旧唐书·音乐志》亦提到“汜水初呈祕象,温洛荐表昌图”。此类用法多用于颂扬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2. 宏图、宏伟的规划
    引申为远大的志向或治国方略。如康有为在《<日本杂事诗>序》中写道“羡维新之昌图”,即指明治维新的宏伟蓝图。


其他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以上两种古典解释为最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宾长昌达乘兴而来吃穿用度驰鹜弛刑徒炊养厨箑迭激第三世界顿阙铎舞发颠飞牒粉沙改柯易节贵纸过电影黑祲鹤眠核儿恢谑解学极乐园林金螭鸠盘荼开尊揽撷棱侧潦淖挛格买桂没的面折人过内港嫩蘂佩刻扑刀戕杀切齿痛恨锲覈裘马轻肥起繇权用肉墩墩上粪扇和升行沈阳市顺志绦索瓦罐不离井口破外科外套亡机未亡年无尽无休物质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