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w but do nothing;make empty promises;blow bubbles] 光有满嘴空谈,不办实事
谓只说空话而不实行。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明 章懋 《廷对策》:“然陛下之志如此,岂徒托诸空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一班读书先生,倒成了徒托空言了。”亦作“ 徒託空言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两三年了,光景是徒託空言罢?”
“徒托空言”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仅仅把希望寄托在空泛的言论上,却缺乏实际行动。比喻只说不做,或空谈理论而不付诸实践。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孔子所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意为“与其空谈道理,不如通过具体行动来体现”。司马迁借此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三、用法特点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例句参考
提示:此成语提醒人们重视行动力,避免空谈误事。如需更多案例或拓展学习,可参考《史记》相关篇章或权威词典。
《徒托空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无据可依、毫无根据的空洞言论。
《徒托空言》由4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为“彳”、“手”、“言”,总共14画。
《徒托空言》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甫的诗作中,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伪君子、空谈家的批评。繁体字形为「徒託空言」。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时会将字形稍有变化。徒托空言的古代写法为「徒托虛言」或「徒託虚言」,但其意思都是相同的。
他的论点没有根据,完全是徒托空言。
- 徒劳:形容做事没有效果,白费力气。
- 空虚:形容内心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近义词:空话、无凭无据。
反义词:有据、确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