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拖涎的意思、拖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拖涎的解释

蜗牛。 宋 陶穀 《清异录·虫》:“ 李善寧 之子十岁能即席赋诗,亲友尝以‘贫家壁’试之,略不构思,吟曰:‘椒气从何得,灯光凿处分,拖涎来藻饰,惟有篆愁君。’拖涎,指蜗牛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拖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方言中。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本义:口水拖长流淌

    • “拖”指拖拉、拖长、下垂;“涎”指口水、唾液。
    • 因此,“拖涎”最直接的意思是指口水不受控制地长长地流淌下来,常用来描绘人(尤其是幼儿或病人)因无法自控或极度饥饿、馋嘴时流口水的样子。例如:“那孩子看着糖果,拖涎不止。”
  2. 引申义:言语冗长啰嗦,不着边际

    • 这个引申义由口水拖沓流淌的形象比喻而来。
    • 形容人说话冗长、拖沓、啰嗦,内容空洞,不着要点,或者故意拖延时间、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类似于“拖泥带水”、“废话连篇”。例如:“他发言总是拖涎半天,也说不到重点上。”

权威来源参考:

“拖涎”一词的核心意象是口水拖长流淌,既可用于描述生理现象(口水直流),也可用于比喻言语行为的冗长拖沓、不爽利。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多出现在特定语境或方言中。理解该词需结合其形象的本义和由此衍生的比喻义。

网络扩展解释

“拖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陶穀《清异录·虫》的记载:李善宁之子十岁时作诗“拖涎来藻饰,惟有篆愁君”,以“拖涎”代指蜗牛()。

三、现代使用

“拖涎”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或诗词注解中。其同义词“蜗牛”已成为通用表达()。

四、字词解析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方言变体,可参考《清异录》《汉典》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毵毵襃贬爆竹筒子才高气清厂屋麤布翠云钗存亡继绝抖翻杜司勋二混子風起雲飛覆焘感德乖丧孩中颜汉祖风豪盛黄金船佶聱己方鯨吼吉州窑钧天广乐开辅可搭骷髅帘栊令日灵像龙筦幔帐媺言年高望重暖痛鬐鬣情识邱隰启蛰全灶鹊巢鸠占敺掠三尸神伤嗟山纹山雨欲来参辰日月神虫身计释儒式瞻失旨水利化说是道非贪私韬采僮仆魏源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