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唾壶的意思、唾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唾壶的解释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武帝 ( 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唾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卫生或宴饮器具,其含义与演变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别称

唾壶又称“唾盂”“渣斗”“唾器”,拼音为tuò hú(ㄊㄨㄛˋ ㄏㄨˊ),主要用于盛放唾液或食物残渣。其名称中的“唾”指唾液,“壶”为容器,早期材质包括漆器、玉器,后以陶瓷为主。

二、功能与用途

  1. 卫生用具:承唾之器,用于吐痰或漱口,常见于居室或床榻旁,体现古人卫生习惯。
  2. 宴饮容器:贵族宴饮时盛放鱼骨、兽骨等食物残渣,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

三、形制演变

四、材质与工艺

五、文化典故

成语“唾壶击碎”源于《世说新语》,描述王敦吟咏曹操诗句时以如意敲击唾壶,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激赏。另有“玉唾壶”比喻珍贵事物被玷污的典故。

唾壶兼具实用与文化象征意义,其形制与功能随时代变迁,反映了古代工艺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演变。如需进一步了解实物,可参考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德清窑黑釉唾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唾壶》的意思

《唾壶》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表示吐唾沫的容器或用来接纳唾液的容器。它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分别是“唾”和“壶”。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词语的拆分、来源、繁体以及古时候汉字写法。

《唾壶》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唾壶》的拆分部首是“口”,表示与口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2笔,其中“唾”的笔画数为8,而“壶”的笔画数为4。

《唾壶》的来源和繁体

《唾壶》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瓷器或陶器制作的容器来接纳唾液。而“壶”则是一种有盖的长口容器,容积通常较大。因此,“唾壶”指的就是用来接纳唾液的容器。

在繁体字中,“唾壶”与简体字相同。由于繁体字使用较少,简体字已经成为现代标准汉字的正式书写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广韵》等古代字书的记载,在古时候,“唾壶”这个词有以下不同的写法:
1. “唾壶”字以古代字体书写,形状可能略有差异;
2. “壶”字的古代写法多为“壺”或“壷”,形状上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别。

《唾壶》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了《唾壶》的例句:
1. 他站在角落,手持着一个银制的唾壶,等待着来客的到来。
2. 在古代宫廷中,宫女们经常会使用精美的瓷制唾壶。
3. 这个小美术馆收藏了一些古代唾壶的展品。

与《唾壶》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唾壶》相关的一些词语有:
1. 组词:唾液、唾吐、壶口、唾盂等;
2. 近义词:吐痰盂、口盅、沫盂;
3. 反义词:清洁、消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